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体育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学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素质教育,而初中阶段则偏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小学毕业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心理预期不适应初中突然增加的学科数量和学习压力.中小学要加强合作,利用家校资源,根据学校实情,认真把脉,科学分析,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缩短适应期,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陆峰 《考试周刊》2013,(58):72-73
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数学习材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宽度,也是对已有材料的扩展和补充。本文对小学数学习材的开发研究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化学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要求很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化学就更为重要了。那么学生的认知能力到底对学生学习化学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4.
陆燕芬 《成才之路》2014,(24):67-67
正"幼儿园语言教学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的,因为我们的幼儿还没有阅读文字材料的能力。事实上,幼儿早期阅读一般都是通过图画故事进行的,好的图文阅读内容对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甚至关键的作用。那么我们要怎样去选择适合幼儿早期阅读的内容呢?一、早期阅读内容的直观性婴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是直观的、可感悟的活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0岁~2岁婴儿的学习是围绕简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德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思想品德课更是主渠道的重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要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即导行),可以帮助学生用对的观点去认识、分析、辨别、判断事物;可以帮助学生用对的观点去指导本人的行为实践,解决怎样行动的问题,以达成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之一.只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才能造就出创造性人才.本文通过对创造力的初步探讨,揭示创造力和个性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A0):54-55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三角函数一章的教学为例,具体阐明中职数学教学评价的三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8.
汤赤 《上海教育》2001,(8):53-55
教育督导评价的首要原则是客观性,指在进行教育评价时,教育督导评价(以下简称评价)应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主观臆 断的掺杂个人感情。但从教育督导活动的客观现实来看,评价与评价之间不仅有工作性质(督导工作)较为严肃的“评与受评”关系;而且还客观存在着非工作性质(督导以外)较为自然的“亲与疏”的情感(指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关系。这些关系将影响到评价的准确性。本仅就评价受情感因素影响而反映出心理现象的情况进行例举;对导致受“影响”的成因进行分析;讨论对策上如何克服“影响”;以及对克服“影响”的基本原则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趣味课堂应该满足对儿童的身体和精神有真正促进意义的需要和兴趣,这就需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遵从其学习特点,保护其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其积极锻炼身体的兴趣爱好、习惯和能力。2014年11月13日在山东省文登区实验小学举行的"山东文登——浙江丽水体育名师‘趣味课堂’课例研讨"的《趣味迎面接力跑》教学中,该课执教教师就紧紧抓住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教  相似文献   
10.
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准确把握新的课程体系,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高,更谈不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该如何适应新的课程呢?首要的任务是“学习与研究”。教师与任何人一样都是学习,正如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那么,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该如何进行学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