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凌淑华是五四时期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花之寺》是她具有代表性的小说集。这部小说集采用独特的"复调"式书写,表达了对女性婚姻婚前、婚后同囿"围城"命运的深切关怀,揭示了将女性牢牢困在这座围城中的真正原因。这样的书写看似保守,实则深刻,在另一层意义上呼应了五四时期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2.
文人画家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绘画与文学创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章从凌淑华的绘画艺术为入口,就其小说创作的选材、语言风格、情节布局等方面探讨其文学创作艺术。文章分为三部分:淡写轻描;自然、简约,却时藏哀婉的文风;山画不完,深闺女子写不完,依次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3.
凌淑华的小说创作在一种极淡雅婉丽的艺术氛围中,展开了对特定阶层中女性群体生存位置、生命方式以及内心情感世界的细腻描述。并以那特有的女性感知,形成了对妇女解放问题探讨的独特视角,尤其是其中所凝含的那种绝妙的和谐、舒缓、婉约、愁怨的艺术神韵,都足以显示出凌淑华的小说创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凌淑华《绣枕》以“绣枕”串联整个故事,暗喻了女性的悲剧命运及所面临的困境,绣枕成为叙事的主体,作用于叙事进程,推动了叙事的发展。绣枕作为彰显女性女红能力的象征,寄寓了女性对美好婚姻的渴望,而绣枕的毁弃则暗喻了女性作为物被忽视的悲剧命运,其批判锋芒直指向以男性为中心话语的封建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5.
6.
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风流才子,被称为“中国的雪莱”;他是那个时代很多女人的梦中情人,浪漫多情,风度翩翩。在他匆忙的36年生命里,他爱过一些女人,拥有不凡才情与容貌的林徽因,小说家凌淑华,一代名媛陆小曼。他的名字叫徐志摩。  相似文献   
7.
凌淑华与张爱玲都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成长于世宦高族之门,站在荣华的尾巴上都嗅到了世纪末的气息。她们都接受了最开明最先进的教育,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名望与地位;都拿起笔来夕拾朝花,重新开启冰封的记忆,把对她们影响最大的母亲形象熔铸笔端。她们没有歌颂母爱的高大无私,也没有从母亲的胸怀寻找慰藉。她们的创作经验是如此的相通而又相异。  相似文献   
8.
凌淑华也许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女性作家,但她却是表现女性情感世界最出色的作家,她往往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切入少女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刻画着人物最敏感的心理,在细微处写出真实的少女形象。拟就其作品中少女形象塑造问题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9.
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各以其创作成就体现了自己的创作特色──林徽因:蒙太奇和片断叙事艺术;凌淑华:具有讽刺意义的模仿;汪曾祺:“散”的美学。他(她)们共同体现了20-30年代时期的京派作家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