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10609篇
科学研究   698篇
各国文化   77篇
体育   263篇
综合类   448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127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578篇
  2014年   1157篇
  2013年   827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1110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815篇
  2008年   969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申报》为例,从社会认同、经济独立、客观性原则和公共服务意识等方面考察中国近代民营报纸新闻专业化的历程和特征,比较中美两国新闻理念的异同。研究表明,中国近代民营报人已具备初步的新闻专业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2.
3.
4.
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问题,是货物买卖中的一个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敏感的问题,本采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与评价关于货物所有权转移的主要立法例的基础上,探讨各国立法协调之可能性,本认为,交付主义为最佳选择模式,尽管关于货物所有权移转的时间采取的立法例不尽相同,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没有协调的可能性,就实际情况而言,各国或地区的有关立法对此问题的规定正在走向趋同,即采用交付主义或向交付主义靠扰,各国或地区立法之所以具有协调的可能性,这是由于当代社会经济的国际化,一体化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论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 ,奥林匹克主义、理想 ,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出现的“人文危机”等方面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旨在加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为 2 0 0 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创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百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影响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归因于奥林匹克理想反映了时代精神、顺应了世界潮流。也就是说它发展的力量源泉来自体现现代价值观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超越自我。文化创新与文化传统的继承关系是一种客观历史规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基督教的关系自然也不例外,作为浓缩西方文化之精华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其理想是对一脉相承的基督教文化的有效承继。  相似文献   
7.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贫病交困的晚年,用全副心力酝酿写成的。他以先前看见的一个年轻军官弑父为情节核心,塑造了老卡拉马佐夫和他的三个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志趣和生活倾向的儿子:老卡拉马佐夫纵欲贪婪,大儿子德米特里粗野率直、狂暴任性;二儿子伊凡对社会抱着犬儒主义的怀疑嘲弄态度,小儿子也就是作者的理想人物阿辽莎却真诚地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邪恶。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两书存在着矛盾之处:前者重视"整体性",而后者则推崇趋向于分裂的复调小说特征.笔者认为巴赫金的这个矛盾之处标志着他从传统审美观念向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向,而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虽然具备某种复调小说的特征,但是比较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它更具备现代性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即为整体性的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激情燃烧的岁月》电视文本为对象,从接受主义角度探讨了该剧因过度迎合受众的收视需求,导致编创思想混乱、牴牾。男权中心主义的流露和张扬,降低了该剧在情感价值取向与伦理道德取向上的价值。而受众如此强烈的接受激情,又折射出当下社会、民族文化意识中,男性中心集体无意识的根深蒂固。并指出,电视文化的传播者应明确自身的角色意义,力求做到商业利益与人文关怀的统一,让受众在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逐渐获得透视生活本质和生命真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1,(19):30-35
我们是红色中国。红色是共产党主义革命的象征,但它也是中国人传统上最喜欢的颜色。这略略有些让人惊讶:革命与传统之间,怎么会有如此巧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