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曾经在城郊一所中心小学担任一个班5年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从二年级开始接班,一开始给他们上课时,无论提什么问题,即使是最简单的问题,都没有一个学生愿意举手回答,硬是点名要他们回答,有部分学生站起来就红着脸、低着头不作声,有部分学生也能回答正确。我仔细分析原因:一是他们  相似文献   
2.
培根在《沉思录》中说:"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正确论断,使人类更加坚信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新的时代焕发活力,得益于尊师重教的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能改变命运,能造就美好未来,能成就精彩人生。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做好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教师奉献,还需要学生努力,更需要家长理解和支持。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而教师这一职业更需要付出和奉献。春风化雨、润物无  相似文献   
3.
寄语高考     
高考于我而言,已经过去13年了,那次考试是我过往的人生最认真对待的一次考试。心无旁骛、挑灯夜战,每每想起,都历历在目。人生有很多个转折点,高考可能是学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只要你坚持扛过去,也许一辈子会很顺利。参与高考就像一次炼狱的洗礼,也是凤凰涅榘的重要时刻。我们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成语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的成语教学没有很好地体现成语教学应有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需要为其加一点文化的"料"。一、成语教学的现状及成因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之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载体。但是,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堂上,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学生的语言学习与训练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众所周之,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学好知识,培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是我们语文课的首要的任务,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从教师的心态来看,认为"说"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高考又不考它,写好作文就行了。熟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月30日晴每到晚上,在准备睡觉之前,我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直到妈妈来催我睡觉,我还末从其中挣脱。眼睛一边死死地盯着书本,嘴里一边含含糊糊地敷衍道:"我自己会关灯睡觉,你先走好了。"妈妈看着我的样子,半信半疑地走了。我如同得到了大赦,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书本,脑袋一个劲的往下陷,仿佛想要钻到书本里同他们一起患难。我时而笑,时而怒,时  相似文献   
7.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邻居有烛而不逮)2资给以书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4遂成大学2、翻译下面的句子。1邻居有烛而不逮。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3、下列句中“以”字当“把”解释的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葛洪《西京杂记》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民间日常生活中老百姓流传久远的谚语,具有地方性、口语性、通俗性、哲理性的特点,其简单话语中往往能折射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以"阅读"为主题的民间谚语,既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阅读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丰富的文化财富,但是各个民族都普遍崇尚"读书",这在他们的谚语中有着充分的反映。老百姓也经常用说服力强的谚语来表达他们对读书的向往,以及对后代读书意识培养的重视。老百姓口中关于读书的谚语内容广泛,数量丰富,表现出良好的阅读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民谚中的阅读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依次概述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阅读是"静"的。"静读"被奉为阅读的最佳境界,无论是"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寒生阅读,或者"青灯黄卷""焚膏继晷"的学人阅读;还是"雪夜闭门读禁书""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士人阅读,或者独坐湖心亭享受"过桥米线"美味的秀才阅读,都离不开夜之静、雪之静和雪夜的静中之静,似乎惟有寂静才是阅读的胜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阅读更是"苦"的。"苦读"被奉为阅读的至高境界,"悬梁刺股"  相似文献   
10.
凿壁借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