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在中国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它不是刑事法学上所指的犯罪,即在刑法典籍中没有这样一个罪名。它是社会学、犯罪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非刑事法学的概念。它是指14~25岁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至今未出台<反暴利法>,中国的刑法典中没有"暴利罪"的罪名,所以中国到处可以看到暴利行业和极端暴利的商业欺诈行为.任志强甚至公开说:房地产就该暴利.说这种话蔑视法律的人,在国外是要被判刑的.因为没有<反暴利法>,中国到处可见商业强盗、商业骗子、商业绑匪.法所不禁,即为合法.他们可以合法地生存.  相似文献   
3.
刘彩灵 《兰台世界》2016,(18):50-53
档案安全之刑法保护尚处于发展期而非成熟期。刑法典中以档案为特定行为对象的犯罪,在体系归属、对象范围、行为内涵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异议,并与散见在分则各章的其他涉及档案安全的犯罪形成了复杂的罪数关系,不利于档案安全的统一保护。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安全刑法保护体系,需充分发挥附属刑法在刑法体系中的应有功能,才能解决刑法典的稳定性与行政犯易变性的矛盾,实现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自然人犯罪来说,单位犯罪是在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另一类主体犯罪.从犯罪单位的性质、单位犯罪的纯正性等方面对单位犯罪进行分类研究,深化对单位犯罪这种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的认识,正确解读、认定和适用刑法典关于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欧洲:最高判刑5年,罚款将近百万"见死不救",欧洲人通常把它叫做"见危不助"。欧洲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有超过20个国家规定了见危不助罪。例如,《法国新刑法典》规定:任何人能立即采取行动阻止侵犯他人人身之重罪或轻罪发生,且这样做对本人或第三人并无危险时,而故意放弃此种行动的,处5年监禁并处以75000欧元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17日上午.“中国刑法典诞生100周年暨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第二届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8号楼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云集了中法史、外法史、刑法、法理学等不同法律学科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法国等地著名专家学者,如,法国里昂大学的Jerome Bourgon(巩涛)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的高见泽磨教授.  相似文献   
7.
8.
1997年新刑法典的颁行,是我国刑法制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刑法典对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正,弥补了立法技术的缺撼,使司法实践更具操作性,从而在更大程度上鼓励了广大人民群众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当然,正当防卫制度仍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刑法建设的成就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刑法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大体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建立了基本完备的刑法立法基础;保障人权的观念逐步确立;刑罚制度改革逐渐与国际化趋势相协调;修改完善刑法典的模式基本成熟。我国未来的刑法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正确把握刑法建设的方向;二是要着力解决刑法建设的重点;三是要积极完善刑法建设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刑法典以对成年人犯罪既遂定罪量刑标准进行制定的条文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显失公允,难以实现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本文从司法实践中的个案引发思考,阐述了从现行刑法典中分离独立出来的未成年入刑法典、实行未成年入刑法典与成年刑法典二元分立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未成年人刑法典名称及若干法律制度设置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