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13340篇
科学研究   1013篇
各国文化   129篇
体育   279篇
综合类   508篇
文化理论   119篇
信息传播   211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1395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1308篇
  2010年   1171篇
  2009年   1184篇
  2008年   1369篇
  2007年   1030篇
  2006年   853篇
  2005年   744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91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以来,创客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出现在公众视野,已成为培养综合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文章以创客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Python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作品激趣、互助探究和模仿创新。以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按钮编程》为例,对该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实践。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学习Python的欲望,促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合作与分享,进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编程知识。  相似文献   
2.
符号-结构诗学认为虚构造型是文学手法最基本的文学性。本文用符号-结构诗学方法考察苏轼《百步洪》文本,探讨苏诗以怎样的文学手法类型以及文学手法组合形成"以议论为诗"的深层结构,从文学性角度为其辩护。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提出要运用创课教育模式打造卓越课堂,并以《视频的加工与制作》为例,对项目式创课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5.
咸丰、同治年间,郑献甫遭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在"两广"地区躲避战乱。他的诗文记录了乱世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千疮百孔,对自己"流亡"的人生经历呈现出"不幸"和"幸运"的双重情感认知。从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考察郑献甫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乱世不仅使他的文学创作、个体情感发生变化,而且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闲雅向"志士之诗"转变。郑献甫长达十年的避乱生活对"两广"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波眠是生长在甘肃陇南地区的一位诗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波眠的乡土以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表现了与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同体共命的感情。“倾诉与呼唤”是波眠乡土诗的主旋律。在艺术上 ,波眠的诗表现为特色鲜明的乡村事象与独特生命体验的同构谐生 ;同时 ,波眠的诗是凝重的 ,但一些诗在凝重中却又给人以孩子般的天真与清纯  相似文献   
8.
读大学的时候,一两次偶然的学术讲座,使我对太平天国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是读大三的时候,笔者的老师、著名太平天国史专家史式到广州参加全国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回校后便给同学们作了一个学术报告,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太平天国的学术研究情况。老师当年赴广州参加盛会后写的一首小诗,我至今珍藏着:辛酉杏月,应邀参加纪念太平天国一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遂有粤桂之行。游踪所至,皆太平天国史迹也,故曰:天国之游。风门坳古战场,为(广西)紫荆山区门户,山间有赭石,相传为太平天国战士鲜血染成。屹屹群峰一线通,几经幽险入其中,天兵…  相似文献   
9.
在璀璨耀目的唐诗中 ,寄夫诗是很有特色的。透过这些诗篇 ,让我们了解到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唐代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0.
彝族的诗学     
本文探讨“彝族诗文论”的创作特点,特别是“三段式”的创作方法,它是彝族诗学的一个鲜明特点;回环重叠,章段复沓目的在于点明主旨,大量烘云为了托月。这是彝族诗歌创作表述的模式。也是《诗经·国风》创作模式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