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     
  相似文献   
2.
劝服类言语行为话语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外围结构。基本结构 ,是劝服行为结构在语言层面的直接投射 ,由意向语、目标语和理由语构成 ;外围结构是强化劝服力条件在语言层面的投射 ,起到调整双方人际关系 ,设置条件或强化趋向力作用  相似文献   
3.
认知失谐理论在广告中的正确应用能极大提升其劝服效果,但该理论在广告应用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如失谐点和诉求点的一致、恐惧诉求中度的把握等等.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精彩劝服活动集萃,蕴含着丰富的劝服艺术。其主要运用了利害权衡、舆论影响和意见领袖三种劝服机制,以及问答诘难、寓言说理、正言反说、循名贵实等劝服技巧。这些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劝服的深刻认识,而且给今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频道《九点半》栏目开办三年多来,一干热情激荡的年轻人为之倾注心血,在不断的尝试、创新和成长中,体味艰辛也在享受快乐,而期间大家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是:品质感。电视评论类杂志节目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节目突破的方向在哪里?这些问题在日常的创作间隙,时不时地萦绕在创作团队的心里。每天面对大量的具体选题和播出压力,应接不暇是事实,但越是忙碌,越激发了对节目走向的思考。一、话语方式更为理性,从情感劝服向理智传播转变传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通过他人接受信息产生态度的改  相似文献   
6.
罗永雄 《新闻知识》2012,(4):19-20,18
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以劝服为目的进行的传播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作用是通过一切合适的媒介将本群体与社会环境的相关部分连接起来。利用意见领袖开展意见性信息引导,整合不同传播形态的集合优势,才能获得有效的劝服效果。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现代电子媒介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由此能很好地满足自身对他人后台行为的了解欲望,然而人们对这个人了解得越多,对他的信任感却可能降低,因而也就影响了其劝服效果,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子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广告的艺术性与其目的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广告目的作为传播的终极目标是广告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广告艺术的嬗变。但要实现广告目的必须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段。广告的美学注入,消解了人们对广告的厌恶感,成为广告与人们之间的润滑剂。从一定意义上讲,广告艺术性决定了广告目的的实现,当然,广告的艺术性不能剥离广告目的而孤立存在,否则,这种艺术性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蒋艳芳 《新闻知识》2006,(11):26-28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不为效果而从事传播及传播研究,同不为胜利而进行战争,是一样荒谬,一样不可思议。”[1]在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当属劝服理论。西方传播学中的劝服理论(p e r s u a s i o n),又译为“说服理论”,是传播者试图利用传播的信息来改变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研究。最早对劝服理论开展系统研究,并卓有影响的是以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霍夫兰(1912-1961),他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1953年出版的《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