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忆迎春花     
若不是偶然间翻开相册,又怎能忆起这美丽的迎春花呢?仔细一看,当时的我,拍摄的还是蛮有水平的嘛!远远望去是一片黄色的海洋,波浪翻滚,不时有可爱的迎春花从花海中探出头来,欲要抢镜。成片的迎春花映入眼帘,使人有些头晕目眩。但也暗暗赞叹造物主的神奇、伟大,竟将如此美丽的精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泱泱大清帝国两次败于名不见经传的泰西远夷,双方军事实力的悬殊差距、尤其西方现代科技的强大威力,促使部分开明官员与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产生并领导了谋求国家富强的因势变法思想与洋务实践运动,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迈出了富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学雷峰     
  相似文献   
4.
曾葳 《知识窗》2010,(1X):39-39
<正>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古诗作为古代文学阆苑中最馥郁芬香的一块园圃,长久以来滋养了无数读书郎,对他们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个性、人格的健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  相似文献   
5.
课堂连连看     
《快乐作文(低年级版)》2015,(Z3):6-7,10,11,14,15,18,19,22,23,26,27,45,51,59,88,96
素材小卡片一关于友情的故事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友谊的象征。“伯牙绝弦”讲述的是知音难求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听出他的心意。后因称知己为“知音”。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再鼓琴了。  相似文献   
6.
"经典"是人生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是文化的根源所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因经典诗文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经典诗文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经典诗文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文化借经典诗文发扬光大。吟诵经典,可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江苏路第五小学,把"小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落实"两纲"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同时也与语文、品社、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重读"孟母三迁"蕴含的唯物论思想,领会求真务实"孟母三迁"的故事影响深远,千古流传。从坟茔到市场,继而落脚书院稳定下来,看到有书香之气、儒雅文风相伴,看到孟子跟着学生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孟母的这个做法符合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已经理解并运用了人文环境与个人成长之间关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民族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有过灿烂的、值得我们骄傲的成就。今天讲的中华民族复兴,实际上就是再现历史辉煌。再现辉煌,并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那么,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样的辉煌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富足、生活殷实……但除此之外,还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  相似文献   
9.
“长河渐落晓星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描写星辰的千古名篇,字字句句中都可见人类对于星空的好奇与向往。随着科学手段的不断发展,人类渐渐开始对地球、宇宙都有了初步的认知:原来俯仰之间的漫天星辰,只是宇宙中无数星体成员的映射。但奇妙而客观的观测数据并未浇熄人类对宇宙的美好想象,反而激发出了一代代科学从业者更为热切的求索之心,甚至由此而衍生出对地球和行星动力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呈示寄赠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如李白的《赠汪伦》和《沙丘城下寄杜甫》。有时诗人亦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得以传播。投诸名流唐朝诗人要想获得声誉顺利进爵,往往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便广为传诵和引荐。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诗就是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