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8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教材的读者是谁?是正在学习成长且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因此,对教材的审定和编排,应该严谨,严谨,再严谨。同时我们不要以为这些教材都是名家名篇的就不敢去纠正其中的瑕疵。教材有瑕疵并不可怕,因为人(作者、编辑)不是神,只要是人做的事就不可能不出一点差错,哪怕是名人或伟人。况且语文新课标还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质疑求真的品格。基于这些考量,作者斗胆把一些教材中的瑕疵指出来,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2.
选入中学课本的名家名作很多,这些作品人们对它们阅之弥多,研之弥深。如果一味按传统教法,即使再深入,学生也处在被动的接受中,难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也难以提高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更不能使学生越逾众人。文学作品的美是难以讲出来的,因为语言总是比心灵枯涩,即使能讲出来,也不如学生自己去用心体味出来的东西深刻。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注入一些活动,组织学生对名篇进行改写。  相似文献   
3.
4.
耿青 《教育文汇》2004,(12):36-37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篇佳作,这些美文无一例外地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读懂、读透这些文章绝非一件易事。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读不透教材的事屡有发生。现从中摘取三例,与同道共勉。  相似文献   
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的唤醒、鼓舞。”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传统的新学年讲新课的按部就班,而是花大力气、加大力度进行阅读名著名篇的宣传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先生在其散文名篇《江南的冬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唐朝那位诗人是谁?其绝句全篇如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江南冬景如此迷人,让诗人"胸襟洒脱""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文中透露了"机密",就是江南农村冬天白雨飘飘的"悠闲"境界!可见生活在境界中与不生活在境界中,其感觉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
忆迎春花     
若不是偶然间翻开相册,又怎能忆起这美丽的迎春花呢?仔细一看,当时的我,拍摄的还是蛮有水平的嘛!远远望去是一片黄色的海洋,波浪翻滚,不时有可爱的迎春花从花海中探出头来,欲要抢镜。成片的迎春花映入眼帘,使人有些头晕目眩。但也暗暗赞叹造物主的神奇、伟大,竟将如此美丽的精  相似文献   
8.
若能将课本上的文章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作用,一定会让学生在继承语文知识的同时,有更大的收获,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聘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  相似文献   
10.
樊涛 《考试周刊》2014,(73):50-50
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一纲(课程标准)多本"成为新亮点。应该说新教材在加强双基与积累、实践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增加了许多符合时代气息的内容,给人以春风扑面的清新之感。作者曾研读了一些关于新教材编写意图方面的文章,大多认为儿童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认为应让艰深的名作名篇退出教材,现行教材中的背诵篇目(段)也就很少有名篇了。针对这一现象,作者谈谈自己的认识,指出名篇背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