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圣王同祖""华夷共祖"的理想型人物,是由古代中国文明进程的特征所决定的。以黄帝起始的中原地区部落联盟制度中以"礼"为标志的政治文化与世俗性特征,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政治文化的鲜明特点。人们往往将黄帝及其部族所开创的政治文明及世俗化礼仪制度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认同的标志,而将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始祖及政治文明的开创者。一、文明与国家文明与国家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2.
长城是战国时期列国间为防御邻国入侵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它最早出现在战国前期,具体地点则是在内地,如齐国为防御三晋而修建的齐长城,魏国、赵国、中山国所筑的长城及燕南长城等。到战国后期,始有北边长城的修筑,乃是位于西、北方向的赵、秦、燕修筑的北边长城,其目的是防御北方游牧族胡人的侵袭。这三个国家的长城连成一线,正适应了我国华夏民族构筑共同地域的需要。由于我国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时间是在春秋战国之际,这几个国家北边长城的修建亦正构成了我国华夏民族的北部边界。  相似文献   
3.
闫德亮 《寻根》2008,(4):20-26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因血缘关系组成不同的氏族与部落。经过数十万年的发展,这些各自独立的部族如百川归海般融入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异口同声地坚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又称自己为华夏民族。这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一种民族精神的凝聚。  相似文献   
4.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左"的氛围日渐浓烈的情况下,我们对民族关系历史记忆建构中出了不少问题,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了不良影响,应当认真梳理和辨析澄清。其中,如何认识"华夷之辨"和"夷夏大防"、如何认识"尊王攘夷"、如何认识"戎狄豺狼"之说、如何认识贾谊提出的"首足"论这几个对现实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问题,均需要密切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作出正确的解读和实事求是的辨析。  相似文献   
6.
吴剑雷 《收藏》2012,(1):118-124
这是临近田市区段的玉龙喀什河,这段流域历来是和田仔玉出产的密集区。洪水从昆仑山奔泻下来,夹杂着大量的山石碎屑,和田玉也藏身其中。和田玉是华夏民族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精神需求,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个象征。和田玉的故乡——和田、昆仑山、玉龙河一直是爱玉人向往的梦幻家园。近年来,随着和田玉收藏的持续高温,和田玉料的开采一直是焦...  相似文献   
7.
龙是华夏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其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直接关系。传说龙是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白虎、玄武)之首。随后,演变成为皇权象征,以至于历代帝王都以「真龙天子」自居。随着历史变迁,演绎出不少龙的造型和纹饰,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便深...  相似文献   
8.
龙之演变     
中华龙几乎与人类同步共生,与华夏民族的繁衍和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各朝代都按照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创作出材质不同、形态各异、色彩多样的龙艺术形象作品。从夏朝到清代,其形象构成经历了由简朴到繁华的过程。龙的演化发展大体可归纳为六个时期,即“萌芽期”、“演变期、”“渐熟期”、“成熟期”、“兴盛期”和“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清朝林则徐以前的中国,自汉唐以来,都自居世界中央,不知道有四海九州以外的世界。林则徐则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站在当时整个中华民  相似文献   
10.
以《说文》中与凤鸟文化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上古原始神话、氏族图腾徽征、华夏民族精神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发现其源于上古的原始神话,进而上升为氏族图腾徽征的符号标记,在华夏民族精神的伦理重塑下,最终凝铸了独具特色的风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