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鉴别EH中草药制剂的效果,该课题组在湖北田径队、游泳队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EH中草药制剂具有显著升高血睾和血氧分压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验选择12头、2-3岁、体重300-500kg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查肝片吸虫阴性,随机分成感染组(n=9)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头一次口服1600个囊蚴。每周定时分别从水牛颈静脉采集感染前0周和感染后25周血液一次,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的钾、钙、钠、镁、磷、氯等无机盐的含量,旨在研究感染肝片吸虫对水牛机体无机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后水牛血清中的钾、钠、钙、镁、磷、氯的含量均成波状线变化。说明肝片吸虫感染后机体无机盐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与虫体感染后机体的代谢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毛毕吸虫成虫的分离方法,应用离体肝脏灌注法和肠系膜静脉解剖法对毛毕吸虫成虫进行了分离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离体肝脏灌注法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肠系膜静脉解剖法(P<0.01)。该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毛毕属吸虫的生活史及其成虫的形态特征有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报道草鱼鳃上台湾称带吸虫囊蚴内种群的空间格局参数。从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为期9个月的研究发现:囊蚴内种群每月的方差均较大,且方差/均值都大于1,扩散性指标也大于1,表明囊蚴在草鱼鳃上呈聚集分布;囊蚴内种群每月的平均密度、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起不相同,表明囊蚴分布的聚集强度各不相同,由负二项参数K值反映出聚集的强度变化,K值越大聚集强度越小,K值越小,聚集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5.
黄州黄鳝体内寄生蠕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检采自黄州陶店乡黄鳝60尾,新河乡黄鳝101尾,发现两地黄鳝体内寄生蠕虫种类的差别不大,但其感染率、感染强度有差别.两地黄鳝体内寄生蠕虫优势种均为隐藏新棘虫,常见种均为鳗鲡独孤吸虫及幼旋尾线虫未定种,稀有种均为大型多钩槽绦虫.隐藏新棘虫与幼旋尾线虫、隐藏新棘虫与鳗鲡独孤吸虫共染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班上的同学总能听见我时常喊"盖子"、"盖子",有好事者便问我"盖子"是谁。"盖子"是我的同桌,之所以称她"盖子",是因为她留着的那如同锅盖一般扣在头上的有趣发型。我和盖子高一同班且同桌,高二分了班,还是同班且同桌。我戏言:我们俩是想甩都甩不开了。和盖子成为好朋友颇具戏剧性——某次我和他人聊天时,还不太熟悉的盖子在一旁无意间听到我和她有着相同的且较为小众的癖好,激动得当时就一把拽住了我的胳膊,一刻不停地与我展开讨论。至于是什么癖好,限于话题比较私密,在这就不展开说了。不过盖子那种不认生、热情爽朗的性格着实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7.
四项规范在台湾棘带吸虫种群生物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四项规范的内涵,具体分析了世界主义原则、知识公有原则、无私利原则、有组织的怀疑主义原则在台湾棘带吸虫种群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从而说明四项规范不但是科学工作者达到知识增长目的的手段而且是科学工作者行为的准则。  相似文献   
8.
吕皓 《科学生活》2007,(2):26-27
我国素以饮食文化著称,两广的生鱼粥,江南的生吃菱角,以及各地的醉虾、醉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美食。近年来,许多城市的餐饮企业为追求新、奇、怪而纷纷推出各种以"生吃××"为名目的菜肴作为"特色菜"招揽顾客。还有,在某些所谓的时尚饮食和影视明星们"生食减肥"的推波助澜下,生食正从"旁门左道"逐步转变为都市主流饮食的"某种习惯"。但是,寄生虫病研究专家认为,生食易给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旋毛虫等寄生虫提供温床。  相似文献   
9.
鳔等睾吸虫在湖泊鲶鱼中寄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鳔等睾吸虫在洪湖、洞庭湖、梁子湖和汤孙湖中的寄生情况。解剖检查355尾鲶鱼,结果表明:四个湖泊的鲶鱼感染鰾等睾吸虫的感染率略有差异,感染强度的差异不明显;鰾等睾吸虫的寄生不引起宿主肥满度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吸虫的生活史,结合吸虫各蚴期的特点,分析了各蚴期对自然环境和宿主内环境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从而了解寄生虫和宿主的相互适应.相互进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