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8,(2):23
在订货会会场,一场持续3小时人气火爆的新书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近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的《要做股市赢家之二》。杨百万被广大股民誉为“散户工会小组长”,其故事被包括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他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动人心魄的市场变革与风云。其风险意识和对政策面的研判有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对市场实战和投资更有其神秘而实用的一套个人秘籍。  相似文献   
2.
导言 零八年金秋时节,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这套简明读本并非《评传》本的缩微版,而是在深厚的学术基础上,以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风貌,再一次拉近世人与思想大家们的距离。下面择取了首批问世中的《秦始皇》《汉武帝》《李白》《曹雪芹》四册,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书评理论与写作》课程的本科生作以评介。  相似文献   
3.
都说新闻是易碎品,而笔者却从30余年的新闻实践中悟出一点道理。那就是投入了情感和精力采写的新闻.不仅鲜活。还能留下深刻记忆和更为长久的生命力。一名职业记者应该拥有丰富的新闻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杨小民为笔者策划出版的《近视集·关于新闻过去式》,便是笔者从1981年至2011年这30年间的新闻记忆。  相似文献   
4.
2007年初春,一本酝酿了10来年、容纳了1000多张实景实物照片、篇幅达146万字、862页厚的皇皇巨著《南京山水城林》由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本书的主编就是人称当代朱楔的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民盟江苏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先生。  相似文献   
5.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14,(1):152-152
作为江苏省五年制师范生“专转本”考试科目“大学语文”的指定教材和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错误颇多,指正如下。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左健在《中国图书商报》撰文说:学术出版集中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永不枯竭的好奇和探索,正是这些成果代表和推动着科学和文明的发展,这也恰恰是“出版”最原始的初衷——传播新知。从这个角度说,学术出版是无可取代的。近年来,关于学术出版的种种讨论,春天也好,尴尬也好,危机也罢,一方面说明学术出版确实遭遇了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7.
陈居渊先生研究焦循学术思想已20多年,其青年时代即受到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亲传弟子沈延国先生的教诲,后又得到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章培恒教授、潘富思教授等著名学者的传授与指导,加上居渊先生天资聪慧,刻苦勤奋,埋首耕耘,因此其对焦循的易学以及其整个儒学思想具有深刻独到的理解与领悟。焦循之学素称难治,然而当我们仔细展读陈氏所著《焦循阮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即可相当清楚明白地认识焦循学术思想的全貌,真正体会到焦循作为开启经学和诸子学新局面的领军人物,其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正如作者所指…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书目》2013,(11):6-6
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系列“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的首辑,《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新千年来的中国出版业》首次对2000年来,也就是人类进入新千年以来的中国出版业发展情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该报告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系主任、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教授和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左健敦授联合主编,近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  相似文献   
9.
20多年前,我是在高师“数学教学法”讲习班上结识章士藻先生的,当时他是全国高师数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师专组组长.后来,我去东北师范大学工作,尽管未能再见面,但时常见到他的一些论文、论著问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数学方法论简明教程》就是他的新近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
商情小说作家丁力在多产的同时注重对小说文本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他前期作品以财经背景为典型特征,后期逐步加大了人文关怀的份量,有意识地拓宽了小说的叙述层面。2009年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离婚未遂》就明显淡化了财经背景,加大了都市情感生活的元素。作品通过天涯常客同异性之间的情感纠葛,深入表现了自由作家作为社会人的觉醒、自由需求,探索爱情与灵魂的奥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主人公物质上获得成功,精神上却一片荒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