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陈琳 《文教资料》2011,(13):64-66
所谓的"时尚"似乎一直离不开"新"与"旧"的交织,而传统和时尚的交织、碰撞更是给设计师带来了不少的灵感。南锣鼓巷和成都宽窄巷子是传统和时尚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和比较,试图找到传统和时尚的联系,以及传统与现代美相结合的完美方式。  相似文献   
2.
“民俗传统”与“现代创意”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10月24日至26日.在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南锣鼓巷里,融老北京市井风情和创意文化于一体的第三届“南锣鼓巷胡同节暨创意市集”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相似文献   
3.
古典小巷     
这真是一个有滋有味的寒假,我不仅在比赛中得了奖,还借此机会游玩了老北京的很多地方,其中最难忘的是南锣鼓巷。走进南锣鼓巷,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几辆黄包车停在路边。那黄包车上的风铃“丁零儿丁零儿”地欢唱着,随着“吱吱嘎嘎”的车轱辘声渐行渐远。这真是一条古典韵味十足的小巷,连胡同名都很有趣:板鸭胡同、芝麻胡同、黄梨胡同……念着念着,我不禁笑出了声。逛了一会儿,姑姑问:“饿了吧?找  相似文献   
4.
"最爱听着陈绮贞,穿着格子衬衫,在南锣鼓巷的阳光或阴霾中,手捧一杯星巴克咖啡,用单反表达出村上春树带来的悲伤和疼痛……"这是豆瓣上流行一时的测试题:你属于哪一种小清新?有人说,小清新是继诗人、摇滚青年之后的新生标签人群,那么,何为小清新呢?小清新的说法最早源自音乐流派"独立流行乐",以旋律优美清爽为特点。当下,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一批年轻人,也被叫作小清新。这类人相信直觉,他们的世  相似文献   
5.
姚峰 《中国德育》2014,(16):35-37
正一、活动的缘起现在的学生就像是笼子里面的小鸟,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越来越空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假期补课已经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因为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五谷不分已经是正常现象,体质下降、眼镜近视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更多的高年级学生沉迷于网络,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多年的摸索上,我们引入美国的绿地图项目,以亲子快乐绘制绿色地图(Green Map)的方式,帮助大家认识和描绘本地区  相似文献   
6.
爱弥良 《大学生》2014,(20):48-49
正从前有所大学,名叫中央戏剧学院,坐落在北京的东棉花胡同。慕名南锣鼓巷旅游的人们如果被胡同口的大爷忽悠住了,坐上了他们的三轮车,势必会打中央戏剧学院门口儿经过,因为它即是这次胡同囫囵游的景点儿之一。在导游大爷们的口中,这个学校星光熠熠:姜文、巩俐、章子怡……看游客瞪大眼睛想看清楚这个巴掌大点儿的地方怎么挤得下这么多大牌儿?大爷则一幅举重若轻的口  相似文献   
7.
<正>The 2011 Beijing Nanluoguxiang Drama Festival was recently opened in the experimental theatre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相似文献   
8.
历史街区公众认知画像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公众主体对街区客体空间特征、文化价值的认知逻辑,针对性指导“存量时代”历史街区遗产资源活化利用与文化传承。为此,根据环境行为学科的“认知画像”理论,建构了历史街区公众认知画像分析方法。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为研究样本,对不同性别、源地、年龄主体进行了认知画像分析,获得“男性注重空间结构与人文信息,女性注重景观细部与审美体验;外地游客关注标志景点与传统民俗,本地市民关注日常生活与休闲景观;老年人倾向活力景观与建筑遗产,中年人倾向清寂环境与品质空间,青年人倾向潮玩元素与解构文化”等特征结论;同时,从空间环境更新、业态设施更新、节庆活动策划、空间分区导览和游线订制推介五方面提出了基于群类、个体认知画像的历史街区遗产资源活化利用与展示导览策略。上述结论、方法可为城市历史街区主客认知交互研究与保护更新方法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引言 陈绮贞,苏打绿;西藏,丽江;后海,南锣鼓巷;咖啡,红酒;羞怯的脚丫,45度仰视角;麻布长裙,帆布鞋……这些意象的组合便是“小清新”。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的南锣鼓巷,我看到了她,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姑娘,白色的裙裾在风中飘飞。她神情坦然,目光清澈如水,宛如一株不起眼的丁香花。面前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我写的书。出于好奇心,我走上前去,拿起一本书轻轻翻阅。它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书名是《心的翅膀》,暗黄色的后页上赫然写到——如果非要问我,到底为什么而写,我会正襟危坐地告诉你:我只想留下点什么,留下一点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