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是一出纯粹印度式的戏剧,它标志着古典梵剧的高度成熟。同时,对中国古代戏曲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文章以《沙恭达罗》的中文译本——卢前先生所译的《孔雀女》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译本的分析,简要探讨了印度古典戏剧对中国戏曲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卢前的《中国戏剧概论》是我国戏曲研究史上一部较早的著作,在戏曲研究史上具有多方面的贡献:清晰地勾勒了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以文化进化的眼光,从观众的心理来看待中国戏剧的发展;摒弃文人偏见,以宽容的心态将地方戏"花部"纳入了学术视野;关注到了中外戏剧的交流;对一些有关戏曲的学术概念作了辨析,推进了人们对戏曲的认识。当然,作为一部初创时期的著作,它也有一些不足:述多论少,有罗列名单、堆砌资料之嫌,一些章节缺乏新见;作为一部戏剧通史,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书中有少数错厄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卢前对《桃花扇》的接受和批评,既涉及他独有的个人因素,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所处时代戏剧研究的状况。他的短剧《琵琶赚》在创作意图和主旨方面与《桃花扇》类似,《楚凤烈传奇》的选曲用调也受到了《桃花扇》一定的影响。他对《桃花扇》的批评研究主要涉及该剧的征实之风、情节关目和曲词,其中多数观点袭用吴梅和许之衡的相关论述,而少有自己独特而新鲜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中,卢前无疑是很值得瞩目的人物之一,在戏剧史研究中他提出“短剧”概念,并积极肯定了这种一折杂剧的文学价值,为中国戏剧史研究尤其是明清戏剧史研究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他的短剧创作严格按照古典曲律创作,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就卢前先生的短剧研究和短剧创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卢前是一位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接受新式教育的他能够在研究中自觉运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更加注重研究的科学化、体系化,因而取得了许多实绩。研究卢前的思想流变对我们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中国戏剧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辈出。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卢前先生的戏剧史研究状况,作者对卢前生平、学术道路、写作目的、研究中提出的新理论、新认识逐一作了评述,客观地论证了卢前戏曲史研究的贡献、价值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卢前对《桃花扇》的接受和批评,既涉及独有的个人因素,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所处时代戏剧研究的状况。他的短剧《琵琶赚》在创作意图和主旨方面与《桃花扇》类似,传奇《楚凤烈》的选曲用调也受到了《桃花扇》的一定影响。他对《桃花扇》的批评研究主要涉及该剧的征实之风、情节关目和曲词,其中多数观点袭用吴梅和许之衡的相关论述,而少有自己独特而新鲜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卢前出于吴梅门下,不仅精于词曲研究,而且长于创作,著有<明清戏曲史>、<读曲小识>、<词曲研究>及散曲集<饮虹乐府>、词集<中兴鼓吹>等.因为处于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转型期,卢前对新、旧体文学都有浓厚的兴趣.就整体而论,卢前对于旧体文学有着更多的热情,赞同"诗界革命"的观点,主张以新材料入旧格律,而对胡适等倡导的新体白话诗创作则多有批评.卢前的词学思想具有历时性的变化,大致可以抗战爆发为界限,前期主要集中在传统词学的探讨上,后期则致力于提倡苏、辛体,以词鼓吹民族精神,鼓舞抗战斗志.卢前早期的词作更多地是对词学传统的继承与体认,后期尤其是抗战时期,国难当头,他以笔代枪,创作了<中兴鼓吹>,抒发报国之志,爱国之心,对抗战文艺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在词学领域实践着"诗界革命"的创作主张.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师既要勤用勤查工具书.解答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又要经常浏览史学随笔,增强讲课的趣味性。来新夏先生是值得国人珍视的学者。他老人家早年在辅仁大学问业.随侍过史学大师陈垣先生和余嘉锡先生.深得中国传统史学的个中三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