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个德国人来到中国,在广西的大山里住了十几年,他过着拉牛耕田、挥锄种菜的简单生活,把教育当地、跟孩子们打闹在一起作为人生的乐趣。央视记者在采访这位名叫卢安克的德国支教者时,心中疑惑不解,你一个外国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到这种穷乡僻壤里来干啥呢?。  相似文献   
2.
农用手扶拖拉机仿佛出土物一般喷吐着黑烟,响声震天地颠簸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穿着一身假冒名牌运动服的卢安克,兴致勃勃和孪生哥哥卢安思一起蹲在拖斗里,夹杂在一群农民中间,用谁也听不懂的德语叽里咕噜地谈笑。  相似文献   
3.
佚名 《教师博览》2010,(3):30-31
前些天.看了一部关于白求恩的史料片.脑海来却冒出一个德国青年卢安克的形象。我觉得毛泽东评价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用在卢安克身上也正合适。  相似文献   
4.
周燕 《语文学习》2010,(6):80-80
“非正式的志愿者与无资格的教师”卢安克关闭了他的博客.因为他不想“有人因为我的行为而难受”。这位从1997年至今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待了10年.辗转多处山村义务支教.过着简陋生活的德国人.因为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压力.退出社会的视线,去过“平静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这位德国青年卢安克说:“别村的小学老师觉得我非常奇怪,他们在地上写道: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赌博、不恋爱。然后看着这些字问我:你还为了什么活?我说:别人不干什么,我就想干什么。他们又说:如果没了这五种享受,一切的生活目的就没有了。我说:如果没有比这五种享受更有意思的追求,我早就没有兴趣活下去了。”  相似文献   
6.
7.
佚名 《教师博览》2010,(3):28-29
卢安克,一个来自德国汉堡的青年人.8年前来到广西偏远农村,成了一位乡村教师。在这里,他发现了中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普遍问题: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压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过于注重应试.忽视了素质的培养。他想告诉天下的家长: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天使在人间     
想写下一点关于卢安克的文字,是源于两个月之前央视的《面对面》。当卢安克澄明如湖水的眼睛和淡淡羞涩渐渐从屏幕上消失,又在我的脑海不断映现的时候,我的心底不由分说,给这影像加了一个标题《天使在人间》。  相似文献   
9.
2010年初,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专访了一位已经在广西贫困农村支教十余年的德国人——卢安克。1997年,卢安克在南宁的一所残疾人学校义务教德文,结果因没办“就业证”,被公安局罚了3000块钱。1998年,他申请做共青团志愿者被拒绝;为了能够合法地在中国支教,卢安克1999年成立了一个办事处。  相似文献   
10.
卢安克觉得在中国支教是幸福的人生,回到故土却是无可奈何,因为和别的城市人一样进入了迷惘又空虚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