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健民 《寻根》2014,(6):9-11
<正>《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五经"之首,对它的评价一向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备受尊崇的。严格地说,《易经》是一部哲学巨著,令人惊奇的是,《易经》可以用来解释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包括数学、化学、物理、中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易经》充满了辩证法。中国旧时的文人如果不通晓《易经》那是非常可笑的。《易经》的卦名、"卦辞"和释辞因含义特殊又语多吉祥,催人奋发向上而常常被历代帝王和普通  相似文献   
2.
寒假去哪儿?     
寒假怎么过?据调查,最适宜全家参与的活动是泡温泉、赏民俗和畅玩欢乐世界!快跟上创创旅行团的脚步到全国各地去感受一番吧!Let’s go!春寒赐浴华清池骊山的温泉中,属华清池历史最悠久,连续利用的时间最长——从西周时就开始使用,相传周幽王曾在此建骊宫。温泉藏在骊山北麓的怀抱中,终日热气氲氤,流淌不息。历代帝王们在华清池修华清池温泉地点:陕西省临潼县南门外建了很多宫殿,都是看上了这里的温泉可以治病。千百年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春寒  相似文献   
3.
《沁园春·雪》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诗人毛泽东于1936年2月在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全军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时写的借景抒怀的咏雪名词。全词仅114字,分上、下两阕,语言非  相似文献   
4.
清朝历代帝王廟的帝王谱系,折射出中华民族共存共创、统一分裂交响及一脉相承的历史观念,是一部浓缩的历史史诗。该帝王谱系及其史观的形成,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民族战争和观念论争,是痛定思痛的产物,是清朝留给后世的一笔重要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5.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绘画方面,初唐画家阎立本则是这一时期集大成的画家,其画作历史价值颇高。本文主要从他本人的生平入手,对他的作品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其影响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释:①岳:此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城北。②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  相似文献   
7.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夏商周的“王國時代”到秦漢至明清的“帝國”時代,是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史的兩個最爲重要歷史階段。作爲以“物質”遗存研究歷史的考古學,如何“界定”二者的“歷史分期”是重要研究課題。而“王國”與“帝國”其都城之“宫殿”與“宗廟”是各自時代“國家”最重要、最具政治特點的“物化載體”,從王國時代、帝國時代的“宫殿”與“宗廟”在都城之中二者空間位置變化、各自建築形制不同,是探索王國時代與帝國時代走進與退出國家歷史舞臺的科學技術路綫。  相似文献   
8.
曼珠沙华     
冷千姿  ITA 《中学生读写》2008,(7):95-106
<正>花非花,雾非雾,美人出夜乡;暮色浓,夜难尽,夕照落珠廊;白云湮,泪如织,梦魂与千山;明珠生,天地朗,何处是晴川?犀照宫犀照宫。巨大的琉璃宫灯悬在屋梁上,紫色天蚕丝的纱帐垂在紫水晶的地面上,宫殿上方弥漫着西域天竺香鬼魅而甜美的香气。我躺在卧榻上,翻阅着历代帝王奉为治国宝典的太平天书。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6,(4):3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贾鲁《登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孔立师范大学第二任校长孟轲先生在黑板上写下人之初,性本善六个大字,并在性本善三字下面加了小黑点,以示强调。第三任校长荀子却唱反调,说:性本恶。从此后,孔孟的粉丝和荀子的粉丝各执一端,吵了几千年。由于荀子说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很不中听,此后官方就有意封杀荀子,包括他的理论。荀子这个人,我们跟他好像都不太熟。如果不是在中学语文课里有一篇《劝学》,他都快被历史遗忘了。笔者小时候认字不多,总是把这位老先生念作苟子。后来,有人说这人是荀子,就问是卓别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