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8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落成泥碾作尘--巴金《家》中的受害三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鸣凤、梅芬、瑞珏是巴金在《家》中着力塑造的三位女性形象。她们三人尽管身份、经历,性格、人生追求各不相同,但都纯洁、善良、充满了爱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然而她们都无一例外地惨遭虐杀。由此巴金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控诉。中国已进入21世纪,封建制度已经灭亡,而封建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家》中三位女性的命运悲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秦汉至明清,朝野"封建"评议此起彼伏,成为古代政论的重要一支.与此相并行,史家也记载封建故实,如<礼记·王制>多述封建之制;再如东汉班固(32-92年)撰<白虎通义>,涉及古代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等方面,"封建"是其考订的重要内容,所列"天子为爵称"、"制爵五等三等之异"、"天子诸侯爵称之异"、"封诸侯"、"封诸侯制土之等"、"封诸侯亲贤之义"、"夏封诸侯"、"建国"等目,皆关涉封建制度①;又如宋李昉等辑<太平御览>,设<封建部>五部,博引此前类书及<周礼>、<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诸古籍,列"(叙)封建"、"爵"、"异姓王封"、"公封"、"侯封"、"伯封"、"子封"、"男封"、"同姓封"、"外戚封"、"以公相封"、"功臣封"、"德行封"、"讨乱定策封"、"奉使封"、"尊贤继绝封"、"死王事子孙封"、"异域降封"、"杂恩泽封"、"杂名号封"、"宦者封"、"逊让"、"诛贬"等专目,陈述"封建"界说及历代各种"封建"状态②.而关于封建最为系统、翔实的记述,则见于典章制度的渊薮--<文献通考>及其几种续编的<封建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我国封建时期档案工作的历史特征,就不能脱离以帝王为中心封建专制制度。因为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专制制度是统治者的传世珍宝,而作为政务机构组成部分的档案工作,受专制制度制约,为专制制度服务。现从以下我国封建社会的三种主要档案来探讨其某些工作特征。一、记注档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篇着墨最多,性格也最为多面化的一位女性角色,可汗之女哈尔丽哈西西多舛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她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更是一名勇于反抗和追求自由的战士;为追求爱情,她不惜使用计谋背叛父兄。本文通过分析她在故事中的遭遇与内心的选择,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15,(4):103-10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政治与文学在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化过程中融合。因为中心化一直在西方和东方、男性和女性、白人和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自我和他者、异性恋和同性恋等一系列两极关系中扮演着完全支持前者、激发对立矛盾的角色,所以巴尔加斯·略萨的创作从后殖民话语转向反抗叙事,在政治和文学层面均具有进步性。他的反抗文学支持文化发展中的异质性和多元化趋势。这种叙事旨在摈弃排他的对立情绪,呼吁种族、阶级、性别乃至意识形态间的联动与契合。  相似文献   
6.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倾向和生活道路。宝黛之间在爱情上的纠纷 ,实质上是反映了思想上的冲突 :一个是积极拥护封建制度 ,一个是极力反抗封建制度 ,钗黛俩人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具有鲜明的对立性。薛宝钗热忠于功名富贵 ,把自己的希望与年青人的出路完全寄托于封建统治阶级 ,强调“男人们读书明理 ,辅国治民 ,这便好了”;以“仕途经济”规劝贾宝玉 ,要他攻读时文 ,见宝玉不听 ,就冷冷地旁敲侧击。这些都说明她对封建制度是由衷地拥护和支持的。而黛玉却纵容宝玉“调脂弄粉”从不以“仕途经济”相…  相似文献   
7.
“反抗期”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现象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和12-15岁分别有两次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以这种逆反为突出特点的现象,心理学称之为反抗期。尽管这种反抗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程度不同,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8.
纵观颜氏小说 ,不难发现其主人公人生态度的不断转换 :以笑面人生到背负人生再到解构人生。当然其笔下的女性也不例外。考察女性反抗男权社会的不同方式、领域及其缺陷 ,我们不难发现 ,其反抗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怪圈。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徒然 ,但实际上在定位其意义时我们应当看到她们无望的反抗更反证了颠覆的艰难和自身生存处境的尴尬 ,而颜氏以他的敏锐和人文关怀较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文字以及关于鲁迅的文字这样丰富,我们随手一捡,也能从书籍里拨拉出他深刻思想的吉光片羽,从中获益。他的文学作品洞幽烛微,照见国民的劣根性,使青年悚然一惊,朝反方向往宽阔明亮的地方去;他的杂感文恣肆老辣,直击现实的黑暗,青年人读之得助力生大勇猛而拣定正路反抗绝望。散文诗、散文、小说、杂文,这些文字,似乎来得较正式庄重。鲁迅私底下与青年人的信件往来,虽然仍字斟句酌、下笔谨慎,但是比较起来,要随意些;当然,更为随意的话语在鲁迅与青年人的交谈中更多。  相似文献   
10.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生动光辉的女性形象,与一般的传统女性不同的是,她外表平凡,身份低微,但却具有极强的自尊,顽强的毅力和高度的反抗的精神。本文主要从文本出发,根据简·爱的不同时期的经历来分析其反抗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