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孙德国 《物理教师》2000,21(2):39-40
本文通过一些初中教学的实例,介绍一种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等效变通法”,这种方法的思想是:对物理公式中各个量进行交通替换、把新题型变通成基本题型等,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解决.使用“等效变通法”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1公式变通法 物理公式反映了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公式及其变形式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这正是物理实际问题多样性的基础,也是我们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依据.以下通过两个例于来说明其变通的一般方法.1.1关于密度公式 由(1)式…  相似文献   
2.
李日 《考试周刊》2012,(57):21-22
委婉语是一种使用委婉或间接的词句表达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物的修辞手法。本文总结了三种翻译委婉语的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及变通法,对其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4.
余林昕 《初中生》2010,(2):26-27
在宗棠以前连秀才都不是,考举人是没资格的。但政策可以变通,清朝的变通法子是“捐监”:未曾中过秀才者,如果想参加乡试,可以出钱买一个监生文凭,一样可以“中举”。按清朝的制度设计,左宗棠这样的“捐监”不能直接授官。于是左宗棠只好给官员当幕僚,就是文秘。  相似文献   
5.
本从化视角探讨语言的民族色彩产生之根源,从而在跨化交际中分别采用直译,意译,变通等方法来处理语言的民族色彩,使跨化交际成功。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带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点的文学形象(意象)。有的文学形象可译,有的难译,有的不可译;该文试以李商隐和莎士比亚的两句诗的翻译论述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添加法,并说明这种方法与直译法和变通法等之间的区别及其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燕燕 《考试周刊》2008,(5):162-163
本文运用Hofstede的理论对中英姓名进行跨文化交际层面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英姓名在文化层面差异的了解而找出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姓名的恰当表达法.本文认为,"入乡随俗变通法"兼顾到了两种文化异同,在对于促进姓名理解与减少误会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