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辰 《收藏》2006,(4):126-128
“景泰蓝人们一直相传它是在时代景泰年间由中国的工匠烧制而所的,实际上景泰蓝是元代初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丁哲 《收藏界》2010,(7):44-46
蝉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常见题材。古代玉蝉按用途区分主要有含蝉,佩蝉、冠蝉三种。由于蝉的蜕壳变化.居高饮露,所以被古人赋予两个寓意:一、脱胎换骨,复活再生;二、清高,廉洁,直言不伟。  相似文献   
3.
刘红军 《收藏界》2014,(8):34-37
古代玉器(简称古玉)艺术品市场目前的状况:一方面是由于它稀少和珍贵,造成了不仅价高而且一器难求,进而又造成了仿冒古玉泛滥成灾,使得人们“谈古色变”;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鉴别古玉还没有可靠的现代仪器,而眼学(感官经验)鉴定方法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象用科学仪器鉴测出来的结果那样有直观的数据、图谱和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4.
杨海青  常军 《收藏界》2014,(12):20-25
西周玉器之精美一直为古玉收藏者所看重,而周代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玉质之好,工艺之精,种类之全,价值之高,实属罕见,这为众多古玉研究和收藏者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实例。这里仅就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十件龙形玉佩饰做一介绍,以飨读者。人龙合雕佩(图1)长4.6厘米,宽3.7厘米,厚0.5厘米。→出土于M2001墓主人虢季的颈部。青玉。全部受沁呈灰白色。正面上鼓,背面略凹,中部有一圆形穿孔。  相似文献   
5.
古玉辨真伪     
胡焕英 《收藏》2011,(7):86-89
玉器的年代是指玉材经人工雕琢成器(包括半成品)的年代,中国的玉器专家们一般都约定俗成认为汉代及其以前雕刻的玉叫做古玉。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只能确定玉材的岩性(矿物组成)和成矿年代,以及成色(形成颜色)、产地、钙化等的原因,而不能测定玉器雕琢的年代,亦即无助于玉器年代的判断。判别真假古玉主要从玉器的表面情况、形制、纹饰、雕工等几方面进行观察,然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古代玉器历经了悠悠八千年的发展,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红山、良渚文化时期、商代、汉代和明清时期四个高峰,从简单的装饰品到为宗教、等级、道德服务,最终回到高层次的艺术欣赏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人们迥然不同的创作心理。这些不同时期的产物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八千年绚丽多彩的玉文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开始,现代化工.技术被引入仿古玉作旧领域,使得仿古玉制作水平大为提高。现代仿古玉做旧方法主要有:1.酸性做旧。主要原料是氢氟酸、硝酸或硫酸等。一般方法是用含十分之一的氢氟酸溶液,将器物浸泡4一10个小时,即产生了所谓白灰皮。如器物某些地方加添其他颜色,则在浸泡前用蜡将不需作灰皮的地方封上隔离。  相似文献   
8.
古方 《收藏》2008,(1):110-116
清代和山玉开采的历史大致如何?在今天新疆和田市的东、西两面各有一条河流,分别称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图1)。它们从昆仑山蜿蜒奔腾而下,在和田北面汇合为和田河,注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两条河以出产优质的和田玉料而闻名天下。关于其开采历史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玉龙喀什河又称“白玉河”,  相似文献   
9.
尕丁 《收藏》2009,(4):19-19
著名古玉鉴定专家杨伯达曾说,几年不到蚌埠走一走,就跟不上形势。这话老先生讲得比较含蓄,但意思大家都明白。在人们心目中,安徽蚌埠几乎要和古玉造假画等号了。  相似文献   
10.
张剑 《收藏》2009,(1):35-35
古玉真研,民间古玉收藏再寻新出路 2008年11月22日,为期两周的中国民间古玉真品邀请展在北京天雅古玩城开幕。展览展出涵盖上起新石器下至明清各时期的总数量约为2000件的古玉。展览期间还举办了中国民间古玉收藏研讨会.业内专家以及来自民间古玉收藏界的各方人士就民间古玉收藏与民间古玉团体的道路与方向、古玉科学辨伪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