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40篇
科学研究   9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86):35-36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对传统经典文化的重视和改革,人们也开始逐步意识到经典诵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而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中,是最容易给学生灌输传统经典文化知识的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里,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吸收传统经典文化的速度和程度都较容易。为此,为丰富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将经典朗诵这件事纳入教育环节中。本文就针对经典朗诵存在的问题、意义及实施措施等方面,深度探究经典朗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 2 5课选入的五首古诗词 ,有意象深邃的写景诗 ,有慷慨悲歌的壮别诗 ,有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中秋绝唱 ,有道不尽相思之苦的上乘佳作。这些诗词语言晓畅 ,色彩鲜明 ,读起来琅琅上口 ,是学生积累词汇、训练诵读的好选文。教学时宜点拨学生自己去读诗 ,读着读着字里行间的很多东西就会很自然地流进学生的心田 ,达到某种程度的“会意”,进入“灯下读诗兼品味 ,识来妙法与甘辛”的感悟境界。一、听放《诗词五首》的配乐诵读录音 ,用优美的语言扣击学生的心扉 ,把学生引入诗词的佳境。一听录音。让学生对照课文划出生字或读不准的…  相似文献   
3.
4.
高岩 《语文知识》2005,(11):12-13
一饭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为布衣时,贫而无行,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多用来指知恩图报。如郁达夫《沉沦》:“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  相似文献   
5.
赵丰 《青海教育》2004,(5):19-20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气质,有些个性令生命绚丽如花,而有些个性虽然“真”,却未必就“善”就“美”。所以,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倡导学生作文要敢于展示个性、真实袒露心声之时,绝不能忽略对学生的健康个性、健康情感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其写出有真情实感,有创造性、鲜明个性的生动活泼的文章来。然而,教师的引导点拨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若能利用文本,从古典诗文阅读中攫取营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多…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7.
时代呼唤诵读积累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精品的缺失与精神生产方式的蜕变 大凡书生学子,自从迈进求学的门槛,谁没氤氲过成名成家的美好梦幻?尤其是文科的学子,生逢科研硕果累累,而独缺文化精品的今天,谁不渴望以实际行动来响应时代对于文化精品的呼唤?谁不渴望灵感勃发,妙笔生花地谱写壮丽的诗篇?  相似文献   
8.
摆在您面前的《教你读诵古诗文》一书,是容理诚、郭铭辉先生编著、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辅导读物。论其学术含量,也许并不算重,然而它对读诵古诗文的指导意义却是显然易见的。从古至今,那些国学大师和学界骄子们,哪一位不是从熟读、记诵发蒙而步入学林的?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积淀着丰富的遗产,其中有封建性糟粕,但更不乏精华,尤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就说熟读、记诵,它符合人们学习汉语文的规律,特别是对古代诗文,它至今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对此一直众说纷纭,甚至冠之以“呆读死…  相似文献   
9.
北师大版低段实验教材选入了较大比重的适宜儿童诵读的诗歌、韵文。虽然它们的篇幅都较为短小,但却承载了很重的识字任务。《雨铃铛》一课全文共51字(如果不计重复出现的仅有33字).但新出现的生字就达13个(要求认识的11个),要求会写的8个。因此,识字自然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完成本课承担的识字任务,可采取如下策略教学生字。  相似文献   
10.
秦垂世 《新闻前哨》2008,(12):88-89
古典文学是我国文化宝库的丰富遗产,是中华艺术园地中的瑰宝。古诗文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放射出智慧的火花,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传颂不衰.经常被人们借鉴和引用。新闻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常用的写作形式.在引用古诗文方面显得尤为典型。其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