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勇于为真理而斗争 批判和揭露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智救廖承志 1927年5月,任弼时在武汉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共青团总书记。蒋介石4月叛变革命后,当时由于陈独秀贯彻和执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惨遭杀害,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任弼时领导团中央起草了一份致中共中央的“政治意见书”,特请陈独秀出席团中央会议。  相似文献   
2.
庐山会议转向原因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会议为什么突然急转直下,由纠“左”变成了反右?本文从一般原因、特殊原因,个别原因等方面,对“转向”缘由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学术界遵照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陈独秀一生的思想和活动,重新进行考察,发现过去给他扣上的九顶帽子,均不能成立,有些是似是而非,此案是中共党史上第一桩最大的冤假错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又影响和推动上层领导,逐步改变了过去关于陈独秀的一些不实之词,本文试对这一正名的艰难历程,做一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直接葬送了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陈独秀的这种错误除部分根源于他自身的错误理论和认识外,更主要的还是根源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向国民党妥协退让的右倾思想、方针和政策。另外,共产国际实行集中领导的制度也直接促成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作为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 ,曾给中国革命以有益的指导 ,但同时也存在着右倾错误。从陈独秀错误的理论基础的产生、政策的形成和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发展过程来看 ,共产国际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对中国革命指导方针、政策的错误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乔 《学习之友》2008,(5):50-51
陈独秀 原来说是托派、汉奸、右倾投降主义分子,似成铁案;但现在,汉奸的帽子摘掉了,托派问题也得到合理的说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先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再改正为“右倾错误”(而这一错误的形成,共产国际也要负责任)。《毛选》中关于陈独秀的注释得到了修改。毛泽东所说的“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总司令,创党有功,  相似文献   
7.
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49页中讲“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是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同时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8页中,讲八七会议时“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在2003年6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137页和2003年12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第7页中则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陈独秀所负责任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为,苏联根据自身利益制定的“党内合作”政策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与中共领导与服从的组织关系使中共失去了领导国民革命的自主权力;国共力量对比悬殊使得革命失败不可避免;陈独秀自身性格亦与“右倾机会主义”定性相左。  相似文献   
9.
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思想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  相似文献   
10.
矫枉过正是一个片面的命题。正确的提法应当是矫枉未必过正,即一般情况下的矫枉不必过正和少数特殊情况下矫枉可以过正。一般情况下矫枉不必过正有五方面的理由,三种情况下矫枉可以适当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