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晋南朝南蛮校尉出身多个社会阶层。受门阀政治的影响,士族出身者占半数以上,其中又以高门士族为主;非士族出身者占三分之一,主要出现在门阀政治走向衰落的晋宋之际;宗室任职者为数最少。南蛮校尉的迁入官以州刺史和郡太守为主。迁出途径中,除州刺史一途外,卒官、被杀、免官等非正常情况亦占相当比重,这与东晋南朝荆州政局演变密切相关。南蛮校尉出身阶层及迁转途径的考察,对理解两晋南朝荆州地位升降及政局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的产生而萌芽,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它产生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之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经过不断完善,显得十分完备和精细。其中有代表性的监察形式当推御史监察制度。形成并确立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是贯穿中国古代很长时期的最基本的监察形式。这一制度到了封建社会中期逐渐走向成熟。除了御史监察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外,不同时期还有多种不同的监察形式。如汉朝建立的刺史制度、魏  相似文献   
3.
东汉司隶校尉地位显著提高,其职权不断扩大与御史中丞、尚书令朝会时专席而坐,不但监察京师百官,而且成为司州的长官、,具有州刺史的监察诸郡国权力,其属员有都官从事、兵曹从事、郡国从事等,察举中央百官和所邻郡国违法乱纪之事,其职的威严为朝野所属目,在东汉政治舞台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汉代的司隶校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耿恭     
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已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遣子入侍。  相似文献   
6.
戊己校尉的隶属问题历来诸说不一,总结已有学界成果,共有三种观点:隶属于西域都护说、隶属于北军说和隶属于敦煌太守。文章认为戊己校尉的隶属关系十分特殊,在政治上敦煌太守负责管理戊己校尉的日常事务,在军事上北军中垒校尉对其实行统领,形成了一种双重领导模式。  相似文献   
7.
古文赏析     
成语赏析小时了了小时了了这一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家语第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  相似文献   
8.
城门校尉一职由西汉武帝设立,掌城门禁卫,禁卫都城,意在加强京师防卫,历两汉、曹魏、西晋大致沿袭未改,至北魏则为之一变:人事选任高度门第化、文士化;在北魏复杂的政局变动中,城门校尉禁卫都城的职责被夺,沦为散职,地位开始下降;北齐、北周至隋唐时逐渐丧失军事职能,演变为单纯开闭城门的城门郎。北魏实为城门校尉消亡的分水岭。在这一过程中,北魏城门校尉的门第化、文士化与散职化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处于一种相互交织、彼此互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文献和简牍材料,对西汉护羌校尉的设置时间和其属官作了探讨,认为西汉护羌校尉有一个由临时设置到常设官职的转变过程;其属官有司马、从事等。此外,西汉时期还有护羌使者、主羌史、主羌使者、护羌都吏等其它羌吏,年代跨度从宣帝一直到西汉末。西汉王朝最晚从宣帝开始,就在西北边疆羌族地区建立了包括护羌校尉以及护羌使者、主羌史、主羌使者、护羌都吏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护羌、治羌的边疆民族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黄武元年(222年)以前,东吴内外战争不断,武官系统是孙氏政权的核心。这个时期孙氏必须在名义上尊奉汉帝,其武官的规格比汉代制度要低得多。这套武官体制在东吴逐步建立和稳固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孙氏势力在江东的扩张,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到黄武元年孙权称吴王以后,该体制被废除,孙权基本上采用了汉代的武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