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20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层次教学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贾振佳 《冰雪运动》2004,(1):62-63,79
运用实验比较法,在冰上速滑课教学中通过分层次教学,克服了冰上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被动局面.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滑冰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较快地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冰上动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两头学生的提高带动中间学生,达到大面积提高冰上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古老的豆豉     
《全国新书目》2022,(1):74-75
<正>本书分为"乡风味"和"吃八方"两个部分,以前者为主体。"乡风味"包含了作者生命中难以舍弃的成长经验,也包括了作者反身而观后的人生体验。以乡间菜作为载体,将之铺展出来,语言简练,将数十道川菜流脉、特点、故事,一一道明,是难能可贵的小品文。  相似文献   
3.
央视的强势突破,刺激地方卫视争相塑身变脸、精准定位打品牌:海南“吃”旅游,广西“盯”女性,四川讲“故事”,江苏“情感天下”……差异化的定位,品牌的魔力,使他们挣脱同质化的羁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与电视相比,纸媒对“品牌”二字体会尚浅,它们中的一些正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拐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说“吃”     
“食色性也。”吃,在人类生活中既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也是最高级、最复杂的。 古代文字中的“吃”,并没有“进食”的意思,而是指人说话结巴口吃。“吃,言蹇难也。”(《说文解字》)汉代有个著名的大臣叫周昌,《汉书》中记载“昌为人吃”,就是指周昌是个结巴,而不是被人吃掉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周璜忱 《新读写》2011,(4):21-21
小作者吃杏干吃出了乐趣——发现了杏核里的秘密,并用率真的语句记录下来,让读者一起分享生活中点滴小事的快乐。对食物味道的描写,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层次分明,非常到位。结尾和读者互动,让人看了还真想去尝尝这被作者描述得如此诱人的“吊死干”呢。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我洋葱头最喜欢搜集天下的新鲜事,有趣事啦!现在公开我的部分私房日记,让你开开眼界吧!最高的奖励师昌绪、王振义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爆发了一场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病毒狂魔,一群美丽的人勇敢地奋战在战“疫”最前线,我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员。妈妈是通州区广播电视台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新闻工作者,准确传播疫情消息,维护社会稳定,是她的使命。吃年夜饭时,妈妈还在低头弄手机,审核当天的微信公众号内容。  相似文献   
8.
丁木棽 《阅读》2016,(Z1):36-37
  相似文献   
9.
虽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自由言说的话语平台,使话语权重新回到了受众的手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受众在行使网络话语权上却陷入了"沉默"。本文主要以微博时代的"围观中国"和2016年的"吃瓜群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众逐渐陷入"沉默"的原因及受众心态的变化,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艺术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其作品和人格都具有耐人寻问的魅力。翟墨教授的《圆了彩虹——吴冠中传》以交响诗般的结构和充满激情的文笔,记述了吴冠中走出水乡,留学海外,品尝了西方禁果又苦恋东方伊甸园的曲折经历,并把画家的独特生涯放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大背景上展开。一卷在手,让人尽可感受画家的喜怒哀乐,亦可了解画坛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