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邹浩是宋代著述甚丰的作家。他的诗论体现了宋代诗文革新的基本主张和正确方向。他坚持“文道统一”、“以道为主”,强调作家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他主张诗歌清壮雅正、追还古风,故推崇陶潜之清淡、杜甫之沉郁、李白之豪放。他创作了不少诗歌,体现了“清”、“健”的风格。邹浩的诗歌,亦印有禅学、儒学、道学三位一体的思想烙印。  相似文献   
2.
国外一项教育实验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华中理工大学赵卿敏国际著名教育理论学术刊物The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的第86卷第1期(1992年九、十月号)发表了一篇教育实验报告,报道了由土耳其学者设计并在土耳其一所中学实施的、旨...  相似文献   
3.
把几千名学生和几百名教师集中到一起,如果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而是例行惯例,应付差事,几位领导信口开河,讲一些无关痛痒甚至有失体面的话而了事,或者个别领导心血来潮就来个集合,芝麻粒大的一点个别事情就讲上几十分钟,一直讲到口干舌燥、无话可讲才能罢休。并且最后还要加上一句“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展开讲,就简单地说到这儿吧”。  相似文献   
4.
魏晋名士,多鄙儒术而宗《老》、《庄》,崇自然而弃名教,矫情悖礼,饮酒不节。放荡之风,遍于士林,这种风气,对当时政局,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面对文化交往的全球化,重新审视、发展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和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以史论结合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魏晋玄学思想进行思想史的动态考察梳理,着重从名教与自然之辨的视角理清儒道思想的关系。可以说魏晋玄学思想贯穿了"名教"与"自然"之辨,是儒道思想在碰撞历练中由相融到相斥或超越再到相融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最终实现传统文化中的儒道兼综和互补。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是大规模输入西潮的时代,也是一个名词爆炸的时代,各种口号、学说、主张、思潮、主义如过江之鲫,但真正进入中国人主体世界内部并且对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作用的不在多数;而直至今日,空洞的名词堆砌与冷漠、不及物的符号操作依然屡见不鲜。这其中名教膨胀正是一大原因。本文由此讨论胡适“名教批判”的题旨、关怀与意义。“名教批判”不仅出自胡适对新思潮的反省,亦可视作“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展开过程中返身自省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7.
古代剽窃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家骅 《寻根》2009,(3):26-31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剽窃丑闻不绝如缕,屡见报端,其中有无名博士,也有知名教授,人数之多前所未有。闲来读史,发现我国古代剽窃的故事亦复不少,但剽窃者的胆量、手法似乎皆逊于今人。稍加钩稽,适可见剽窃一事始于何时,今昔对比,亦可知道德风尚之变迁。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以古鉴今,或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8.
康健 《金秋科苑》2014,(5):70-71
嵇康克服养生五难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一生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嵇康克服养生五难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一生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魏晋之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