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游图册》,可能是董其昌现存有明确纪年作品中最早的一件。但因其与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山水图册》中的多幅作品近似,围绕二者真伪问题引发了一场"双胞案"讨论。就实际情形而论,"台北本"有十九开,共计三十六幅画作和两幅书法墨迹,"安徽本"仅有十六开,共十六幅画作。两本中的近似作品也仅有十二幅,并非如杨岩松所说有十五幅之多。"安徽本"中有四幅作品摹自董其昌晚年的一件山水图册。"台北本"共计三十余条题跋,所含带的历史信息远远大于"安徽本",尤其是第十九开《西兴暮雪》的创作背景,涉及万历辛卯(1591年)的"争国本"事件。借助两件山水图册近似现象的讨论,深入反思当前单纯以宏观的文人画概念和笼统的笔墨趣味等标准,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好董其昌作品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2.
初中地理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由原来的中考科目变成后来的会考科目,现在连会考也不用了,以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与重视程度都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每个地理教师只有向课堂要效率,向45分钟要成  相似文献   
3.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历史与社会这门新课程本身就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产物,它的设置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追求,即强调人素质的培养,以民族精神的铸造为核心;强调社会主体观的形成,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4.
历史地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在时间与空间上更能体现历史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重要进程。初中是中学生开路学习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重要阶段,因此,新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在字阐述中穿插展示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中图版《地理图册》引进了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历史地图。这些历史地图在丰富地理课程内容的同时,能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洞鉴古今,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6.
填充图册亦称空白图或暗射图,它只绘有简略的地理轮廓(经纬网格、境界线等)和一些主要的地理事物(水系、地形、城市等)的符号,而没有地名注记,通常要求学生不直接依赖地图填绘内容,而是在熟悉地图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默填,因此又叫暗射图。利用填充图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对地名及位置的记忆,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助于理解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填绘地图的能力。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从七年级到高中都配有《地理填充图册》供学生练习。如何发挥其作用,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学生,觉得学习地理难,实际上是难在地图的学习、掌握及应用。为此,本文从地理填充图训练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应用地图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填充图亦称空白图或暗射图。它只绘有简略的地理轮廓(经纬网格、境界线等)和一些主要的地理事物(水系、地形、城市等)的符号,而没有地名注记,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怀远人”,即是清朝中叶落籍于赣西北宁州怀远都的客家人。这些从客家大本营迁徙而来的客家“棚民”为了获得落籍当地的“绿卡”,与当地土著乡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政治斗争。乡邦宝贵文献《怀远都图册本》的征得,为怀远都的设立及怀远人的客家渊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翔实的论证材料。  相似文献   
9.
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主编的《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内涵。其核心特色是,在编写中改变了历史课王朝断代、重要人物、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容填塞其中的一贯格式,打破地理课地名加物产的学习方法,而是融合了各学科的学习技能,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明之间的互动作为知识整合的基础。但是,教科书呈现方式以语言文字为主,在对空间信息的描述上,不能满足学生感官认知需要。中国地图出版社特别编制《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配套图册《历史与社会图册》(沪教版),提供了大量的图像信息、丰富案例和其他教学素材.弥补了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10.
杨兵 《考试周刊》2013,(59):139
<正>社会在发展,历史是流动的,它是人和自然留下的痕迹,文字会让你感受到岁月迁移,物是人非,然而人类社会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延续和发展的,文字带给人们的只是平面的感觉,空间变迁运转的美妙意境如何体味呢?在教学中历史图册的作用应该是超乎寻常而又不可替代的。有了它,你就能自由驰骋于完整的历史空间,置身于悠久辽阔的历史情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