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投资决策是管理会计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然而其方法至今未能被我国企业普遍应用,这中间与所涉及的指标不易理解和计算不无关系,为此,本文就其几个主要指标给予图释,借以帮助企业的决策者理解其含义,掌握其方法,同时亦可服务于管理会计教学之需要。  相似文献   
2.
3.
"左图右史""索像于图,索理于书""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是南宋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关于图文关系的解读。由此也可看出,作为教科书重要组成部分的图片资料的直观、形象、生动特点,在教科书中发挥着"以图现史(以图片直接叙述史实)""以图释史(以图片来补充解释文字史料)…‘以图启智(以图片直接启发思维和培养能力)"等作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恰当运  相似文献   
4.
沈国平 《成才之路》2014,(18):92-93
正反映史实的图片资料与文字资料一样,是学生认知历史的基本信息之一,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图片资料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历史照片、历史地图、绘画作品和历史图表四种,发挥着以图叙史、以图释史、以图拓史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重要功用呢?下面,我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节为例,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结晶,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因为缺乏立竿见影的功利性而日渐"门庭冷落"。如何使这门课程与时俱进,与时代之音相呼应,笔者认为,如果以学生身边的传统地方文化为突破口,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于是文章拟以泰州地区为例,探讨引入地方文化资源改革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意义,以期对古代文学教学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2005-13-1“郑和像”取自明刻本《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第二十一回中的郑和绣像。第四十六回则详细描绘了他“头上戴一顶嵌金三山帽,身上穿一领簇新蟒龙袍,腰里系一条玲珑白玉带,脚下穿一双文武皂朝靴”的衣着装扮。邮票  相似文献   
7.
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蕲水有二,一入"江",一入"淮",在此所指的是入"淮"之蕲水。这条蕲水古河道发源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于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对面入"淮",流经豫、皖、苏三省。隋炀帝大业元年修建通济渠,其东段之"商泗段"所占的水道,就是蕲水的河道。此后,蕲水消失了,其根本原因概缘于此。蕲水虽消失,但不等于与蕲水有关的一些信息全部消亡,至今一些古今地名中仍然保存着其或多或少的一些信息,诸如蕲县镇、蕲泽镇、祁南矿、祁东矿等。寻觅有关信息,查阅古今文献及先贤们的研究成果,恢复蕲水的原貌,以期今人及后人对消失一千四百多年的蕲水,有一个客观公正而合理的评说。  相似文献   
8.
张骞孙子张猛所处汉元帝时期,南阳社会上正流行兴建画像石墓,是南阳汉画像石墓的发展期。张骞一生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出使时是三千石级的中郎将,返回后是位列九卿的大行。其后辈肯定熟悉这段历史,将祖辈的丰功伟绩刻在石墓中,以显荣耀,以求护佑,以志纪念,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出土该石的画像石墓墓主,很可能是张骞后裔。我们对这块画像石做出了符合汉使开通西域历史画面的推断,又知道出土地点是张骞的封地——博望侯国,石刻时代是张骞后裔十分活跃的西汉晚期,虽然无法确知那立乘于大使车上的尊者的姓名,但为永久纪念张骞,将这块画像石命名为"张骞通西域"。  相似文献   
9.
在方音辩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找出造成学员语音错误或语音缺陷的症结所在,予以正确引导,对症下药,使其能自我辩音,自我正音,让方音辩正教学具有极强可操作性,让学员能够控制自己的发音器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国美术学院的学者童中焘先生在《极品山水——中国古代山水画论及画法图释》一书代序中指出:“继承与创新,本无矛盾,只因对继承的理解有了偏差,学习方法有了偏差,于是产生了矛盾。”多年来,艺术教育者在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上反复探讨,试图开辟一条既可以延续传统又不乏创新精神的道路。中国山水画历史长达数千年,绵延不绝;中国山水画历代名家多如繁星,各领风骚;中国山水画历代名作云蒸霞蔚,数不胜数。纵观历代留下的浩如烟海的画法画论,我们更是需要领会和掌握其中的根本道理,取其精华,学为我用。苗根源编著的《极品山水——中国古代山水画论及画法图释》一书中既有作者对于传统画论的梳理,又配以大量的古画作品与作者在继承基础上创作的作品,以别具一格的方式诠释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