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圣洁     
薛峰 《陕西教育》2005,(12):1-1
一次上课讨论“圣洁”,一个同学说:“我不杀人,不放火,也不与人争吵:我每天都独善其身,多读书,少说话,争取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心灵。我觉得这就是圣洁。”  相似文献   
2.
莲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植物。在我国,莲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上古时代起,我国即有大面积野生莲的存在,莲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长期以来,莲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特性和价值为民众所熟悉。莲对食物、游乐、禁忌等民间习俗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莲的文化内涵不断深化、扩大,莲作为美好、吉祥象征涵义逐渐受到社会普遍认同,在我国古代许多文献中有很多关于莲的叙述,它还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而在我国佛教、道教、儒教中,莲也是一种重要的宗教象征物。无疑,经过漫长演变形成的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2,(7):16-19
林为进:周大新之所以令人钦佩和尊重,不仅在于他一直持之以恒地以平民的心态、平民的视点、平民的角度去描述、表现和称颂平民这个社会的主体,描述和表现艰难中的美丽与善良,也在于他总是表现出尊重女性的高尚和纯净。他笔下的女性,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绝大多数都是那么美丽、善良和圣洁。  相似文献   
4.
英美儿童诗歌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美诗海中,不少颇负盛名的诗人写下了许多别具一格、至今令人津津乐道的儿童诗歌。这些诗歌有“写给儿童的”,也有“以儿童为题材的”,对教育、启发和开发儿童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他们增添了许多乐趣。  相似文献   
5.
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金玫瑰》)初译本刊行于五十年代后期,这本书曾经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作家。《金蔷薇》虽然是谈关于艺术创作的经验,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绝不仅仅是创作上的启发.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哲学。刘小枫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重温(金蔷薇)》中写道:“《金玫瑰》不是创作经验谈,而是生活的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6.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一生创造了无数的女性形象,女性成为川端表现“永恒的基本主题”的必由之路,成为他美学追求的必由之路,这和他个人的缍历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感悟冬天     
文章开始以“冬是穿着素服的白衣天使,它优雅恬静,让您感悟到它圣洁又亲切”统摄全文,接着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精炼的语言,独到的见解,突出了冬天的优雅恬静,圣洁和亲切,优美的画面让人赏心悦目,深刻的启迪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圣洁     
一次上课讨论圣洁,一个同学说“:什么是圣洁?我不杀人,不放火,也不与人争吵;我每天都独善其身,多读书,少说话,争取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心灵。我觉得这就是圣洁。”大家哄堂大笑。老师没有评价,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圣徒安东尼苦修一段时间后问上帝,他是否够圣洁了。上帝对他说:“鞋匠康德比比你更圣洁。”安东尼不服,决定去拜访康德比。经过长途跋涉,安东尼终于来到了康德比的鞋店。他问:“你到底做了什么,让上帝认为你比我圣洁?”康德比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只不过是一个鞋匠而已。每次修鞋的时候,我总是将它当做上帝的鞋子来修理…  相似文献   
9.
北村的小说注重对爱情的探讨,他认为现代人对爱情的理解是错误的。过度倚重物质,不适当地强调生理性,而忽略它的精神性和情感性。而对爱情的误解植根于对人的误解,强调人的动物性,而忽视人的神圣性。北村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矫正人们对爱情的认识,提升人的情感,使人类变得崇高和圣洁。从艺术表现上看,有说教味增强、艺术张力减弱的倾向,应当引起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诺尔玛》是作曲家贝利尼在1831年创作的一部英雄性正歌剧,以表现女主角悲剧爱情为主。本文以这部歌剧中最有代表性的《圣洁女神》为研究对象,对这部歌剧的音乐特征及演唱风格进行了分析,以期此文能使歌唱者对这首咏叹调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