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多数与全球变暖有一定的联系。全球变暖后海平面不断上升,大陆冰雪快速融化,一些沿海城市受到严重威胁。而内陆城市主要面临的灾害有大风、冻害以及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非常有必要。一、自然灾害概述1.概念自然灾害一般是指给人类生存及环境造成威胁或者破坏的自然现象,通常包括沙尘暴及地质灾害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出现与环境破坏有直接联系,人们需要从  相似文献   
3.
唐甲力 《地理教育》2013,(Z1):115-116
2012年5月28日,我国唐山市辖区、滦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唐山市震感明显,北京、天津均有震感,并引发了市民的心理恐慌和忧虑,地震专家表明本次地震是1978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不会有大地震发生,市民的恐慌心理才逐渐平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地理学习基于生活、用于生活应该是地理教学所坚持的方向。作为"自然灾害"重要部分的知识,"余震"长期以来不被重视。因此,笔者想通过本文向大家介绍这个容易被忽略的次生灾害——余震。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区的孩子们:你们好!真的很想给你们写一封信,但又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我曾经通过演讲、书信和著述,鼓励那些在生活和学习上遭遇困  相似文献   
5.
[原题回放]霍尔金娜的泪水是否荡去了你曾经的遗憾?荆楚民歌的风情是否激起了你内心的渴望?是是非非的课堂带给你的是失落还是自豪?轰轰烈烈的地震带给你的是沉痛还是坚  相似文献   
6.
新的球形建筑不仅节能、环保,还可以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害。[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1教学内容阅读交流有关地震(Earthquakes)的文化知识,主要是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带的分布情况,地震前的征兆,地震过程中防震自救的一些方法措施,震后救援情况和灾后重建等知识。  相似文献   
8.
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的特点,对建筑抗震性有着特殊的要求.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研究,采用合理科学的技术和严格的施工管理,完全可以使高层建筑达到相应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2010年4月,玉树大地震;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面对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突发事件,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地球怎么啦?灾难发生后,我们是否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  相似文献   
10.
朱军 《集邮博览》2008,(6):26-27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灾难发生后,全国人民立刻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结构在力的作用下突然急剧运动而破裂,导致巨大的能量在瞬时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面,引起一定范围内大地振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图1,民主德国)。这种构造地震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以上,主要集中在两个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我国大部分及台湾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