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锐 《出版史料》2004,(1):64-66
雕塑艺术门类众多,作为公众艺术的城市雕塑,它与近几十年世界上流行的“公共艺术”、“景观雕塑”、“环境雕塑”等概念,有着各有侧重但又相通的含义。它主要是指设立在室外的,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它可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和娱乐性四大类。当代中国雕塑,纪念性城市雕塑尤为突出。本文以新中国55年中建立的纪念性雕塑为主,做一次简要的观礼。  相似文献   
2.
文章说明了城市雕塑的概念,探讨了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并对我国城市雕塑公共性缺失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提升城市雕塑的公共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雕塑与人类行为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雕塑是不能脱离环境和人而存在的,人的行为特点及心理现象是城市雕塑设计的理论发展与社会实践所必须研究的。研究具体分析了人的视觉感知、行为模式、生活方式这三个方面与城市雕塑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文质彬彬——漫谈城市雕塑的形式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市雕塑在空前的建设热潮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城市雕塑如何达到中国传统美学中关于“文质彬彬”的要求,使城市雕塑真正做到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课题。通过对城市雕塑形式与内涵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城市雕塑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兼顾文化属性、本体语言、创作主体以及与环境景观融合等几个方面,而且当下中国雕塑的现状,对我国城市雕塑的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提倡城市与自然共存,大力发展生态园林、美化环境的今天,雕塑是城市美化的点睛之笔,它作为一种环境艺术的表现方式,与城市绿化有机地结合,能相得益彰。本文探讨了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城市雕塑在环境中的作用,并针对城市雕塑设计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观点,以实现城市雕塑与环境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6.
欧阳东 《出版参考》2007,(9S):23-23
中国城市出版社近日出版了大型系列画册《北京奥运公共艺术》(含《城市雕塑方案集》、《环境设施方案集》、《论文集》三种)。当把它奉献于读者面前时,笔者回想策划、编辑的过程,仍是意犹末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新 《浙江档案》2007,(4):36-37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传播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是我国城市雕塑的组织和领导,也是新中国雕塑的奠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为美术事业尤其是雕塑事业做出的奉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杨琍琼  大桥 《音乐世界》2007,(19):118-119
年轻人对潮流生活的追求已从物质层面升级到了精神层面。各种奇思怪想攻占了他们的思维,吸引了他们的眼球。Easy 小编倾情寻觅了一处异想空间——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在那里,你可以直接对话艺术,也可以倾听他人对艺术生活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环境和雕塑作为都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已经愈发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重视。作为一种环境艺术,城市雕塑与建筑、园林、道路、广场等各方面的环境因素也是休戚相关的,一座好的城雕只有与周围环境和谐才能显出它的美,起到点景、衬景的“城市的眼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