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生 《武当》2004,(4):58-59
一、治疗高血压方剂 柴胡枳桔汤柴胡、黄芩、枳壳:桔梗、雨前茶、陈皮各7克,制半夏、生姜各10克,水煎,二次分服。主治寒热往来,两头角痛,耳聋目眩,胸胁满痛,舌苔白滑,脉弦而数者。可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的头昏目眩等症。  相似文献   
2.
胡汉平 《老年教育》2006,(12):59-59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多因肝肾亏虚、脑髓不足所致。故以滋补肝肾、填髓健脑的中药和食物进行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甘草(Radix Glycyrrhizae),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处方,素有"十方九草"之说,在国外甘草甜素广泛用作增味剂。大量的内耗、外销使我国天然甘草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而少量的栽培甘草质量又难以保障,致使保护野生甘草资源令行禁不能止。因此保护天然甘草资源,开发、扩大质量稳定的栽培甘草资源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女儿的故事》是梅子涵老师送给读者们的精彩故事。这个故事很长,所以是一个连载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梅老师的女儿……如果你足够仔细的话,你会发现长大后的梅老师的女儿也来给大家讲故事了……你能我到她吗?  相似文献   
5.
捶丸运动素有“中国式高尔夫”之称,其兴衰与变迁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成因,从中探求有益启示,为当代高尔夫发展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明清时期捶丸运动的兴盛与衰落脉络进行梳理,探究明清捶丸运动流变的深层原因与当代启示.结论如下:清代统治阶级的娱乐导向是捶丸运动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该时期民族文化的融合与渗透、社会习俗与社会风气的变迁是其重要原因;当前高尔夫发展背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其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面临着诸多困难;历史的经验给予我们启示,社会基础和社会需求是高尔夫球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而政府的导向作用对高尔夫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尝试,以中药制剂"大山楂丸"为实例,将中药制剂与中药制剂分析两门课程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理解中药制剂及其质量控制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医古文教材《华佗传》中"陈叔山小男"一则医案,历来在理解上容易产生分歧,本文就此略作探讨,并对文中的"四物女宛丸"究为何指做些合理推测。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过年,许多北方人想到的都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饺子是北方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特有的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  相似文献   
9.
集安作为高句丽国都长达四百二十五年,成为高句丽历史上用时最长的都城.即使在长寿王迁都平壤之后,国内城仍被视作“别都”,地位十分重要.集安作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数百年,使集安郊外至今仍保存着一万余座金字塔式的墓葬,其中包含着众多王陵.自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学术界对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的研究愈益深入,并伴随着一系列新的考古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集安高句丽碑的发现.文章拟对本世纪以来我国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考古新发现的研究现状予以系统整理和评述,并对集安高句丽遗迹遗物所反映的高句丽文化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老年教育》2015,(3):60
我国著名老中医、耳病专家、博士生导师杨松林教授,擅长诊治各种神经性、突发性、老年性、药物性及混合性耳鸣耳聋等。其发明的耳病新药被主管部门特批以杨松林命名,并录入高校教材《中医内科学》。只因服用了杨松林教授的小药丸30天,被耳鸣耳聋折磨了十几年的钟老师竟然奇迹般地好了!以前耳朵里嗡嗡个不停,整天心烦意乱,听声基本靠蒙,说话是基本靠吼,现在耳聪目明,而且精神衰弱、失眠健忘、肾虚尿频也都改善了,脸色红润,像换了个人似的!到底是什么仙丹,让钟老师摆脱耳鸣耳聋的折磨了呢?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5届国际听力疾病研讨会上,杨松林教授发明的一种耳聋耳鸣新药再次成为世界耳病专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