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2.
戒畋松 《收藏》2006,(4):104-105
战国末期燕铸币。燕自孝王后,政治、经济每况愈下。燕王僖在位时(前254-前222年),畏秦如虎,国势更衰。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燕国以太子丹为人质,与秦结好。太子丹入秦不久逃回,阴结天下死士,以图亡秦之策,遂有荆轲刺秦王一段史话。  相似文献   
3.
福田康夫1956年7月16日出生,1990年首次当选国会议员,在自民党内属森喜朗派。  相似文献   
4.
新得一隋代河间王杨弘的墓志拓本,为近十年内所出世,历代金石碑刻著作中均未见记载.由拓本上可知,墓志为正方形,宽、高均为49厘米.右上角稍残,第一行第三字"柱"字右旁损,第四、五、六行的第一字"九"、"刺"、"后"上半部损,墓志的左半部及下半部有多处泐痕.墓志文字共三十一行,行三十一字.第一行为墓志主人官职名衔,全称为"隋上柱国太子太保雍州牧河间恭王墓志铭".  相似文献   
5.
《陈情表》的最后两句话耐人寻味:"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上表之时,李密"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是发自真心的,也是符合实际的。那么,"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也是出自真心的么?我觉得,"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只能理解为威逼之下生出的"假情词"。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代有"护名节,胜功名"之说。当新政权出现时,名士的"名节"是个大问题。对于晋武帝的征召,李密内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是晚唐诗词文兼擅的大家。本文以大陆地区的研究成果为主要考察对象,回顾了20世纪以来温庭筠生平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贬谪以及从游庄恪太子问题,列举并整理了研究中的主要成果,以期推动温庭筠研究的进一步开拓与深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从汉代始,两国便有交流,尽管其问因各种原因曾一度紧张,但未构成实质影响;日本飞鸟时代,圣德太子便向隋朝派遣隋使;隋亡,继派遣唐使,始终不辍地学习中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同属于汉文化圈。尽管中日文化同源,但经历1000多年的交流、碰撞、融合、变革后,逐渐分道扬镳且结出不同的果实。  相似文献   
8.
犬父有虎     
《良师》2010,(2):50-50
南陈后主叔宝在位期间,耽于享乐,荒废朝政。他宠幸张丽华,为博美人开怀,竟违背祖制废弃前太子陈渊,立张丽华的儿子陈深为太子。此举遭到尚书仆射袁宪的极力反对,无奈二皇子陈深确实聪明敏慧,举止庄严,很得人心,加之皇帝一意孤行,袁宪只能徒叹奈何。  相似文献   
9.
谭家健 《职大学报》2015,(1):1-11,120
日本最早的骈文是圣德太子所著《道后温泉碑文》,这是今存日本的第一篇汉文游记,亦即最早的纯汉文学作品。刀利康嗣《释奠文》是现今能见到的日本最古老的祭孔文,同时也是儒学东传史上的重要文献。淡海三船《怀风藻》的序文叙述日本汉文学发展简史,是很有价值的重要文献,也是成熟的骈体论说文。  相似文献   
10.
"三更"是指夜晚十一点至一点,因此"三更"就是"半夜".那么,为什么把"三更"和"半夜"连用呢?这岂不是重复了吗?原来,"三更半夜"这个俗语有阴谋的含义在里面.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有三人都中了进士,状元是胡旦,省元(第三名)是赵昌言,同榜中还有一位叫董俨.三个人都做了官,胡旦任起草诏令的知制诰,赵昌言任工部侍郎,董俨任掌管财政收支的度支副使.赵昌言和时任掌管盐、铁、茶专卖和征税事宜的盐铁副使陈象舆关系很好,因此,虽然陈象舆不是赵昌言同年进士,但也加入了这个集团,结成了"科甲朋党",成为当朝一支重要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要政敌是当朝宰相赵普和太子元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