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儿童研究》2011,(7):60-60
2011年6月13日《中国青年报》讯 多丽丝·奈斯比特,是畅销书《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的联合作者,以及《梅琳:我的中国》的作者。她提出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提高脑力的方法:坐直。这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精神状态。好的姿势传递了你的自信,越自信就越有希望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特别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海量的电子文件应运而生。美国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先生曾经说过:"大量但无序的信息,不是资源,而是灾难"。但目前正在广泛采用的、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只是将电子文件作为资料或者副本来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已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因此,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初,以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著《大趋势》为代表的多种未来学著作传入,直接促使我国从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的高度展望未来并制订现代化发展规划.通过对《大趋势》一书中的信息化描述重做归类解读,认为它引领了我国信息业的发展,引导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向信息化方向的探索,使学科理论体系得到完善,也加快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临着成千上万的新信息的产生。这些信息的存在环境和条件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报刊、手机、电视、电脑等资讯工具的使用,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更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加速度发展。奈斯比特(Naisbit,1989)写道大概每5.5年科学信息就  相似文献   
5.
从集中化思考到对个体更多关注,这也是成都的改革背后的核心。我认为中国目前在发挥其全部潜力的道路上才走到三分之一,因此我们还在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6.
宋波 《现代语文》2010,(10):144-145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何谓“中国模式”?未来的中国将往何处去?这些问题切切实实地摆在了国人和世界的面前。近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与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及其夫人多丽丝·奈斯比特的对话集《对话:中国模式》一书为相关议题的探讨带来了新的视角,也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示范。  相似文献   
8.
胡正山 《考试周刊》2011,(85):171-172
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在农业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是面向过去;到了工业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是面向现在;到了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则必须面向未来。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必将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对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提出了革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可以说是教与学的灵魂。而历史学科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学科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中学历史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明确指出:“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本人将就在初中历史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造精神。”21世纪婴求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文化的创新。现代学生的个性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