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2篇
教育   862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流行歌曲得到青少年的特别钟情并非偶然,它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大众参与心理。他们万没有想到一些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心态也可以公开的表演方式唱出来,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这在名人、伟人独占一切文艺领域与豪言壮语充塞一切传媒的年代是不可能想象的,而卡拉OK的兴起更是这种大众参与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由此,当流行歌手们以那些出奇的服饰、发型、  相似文献   
3.
一禅 《精武》2006,(10):60-60
1.急于求成没练多久就想出效果,结果适得其反,欲速不达。  相似文献   
4.
杨阳 《大观周刊》2006,(26):56-56
水至清则无鱼,但只有至清的水才能冲出好茶;神秘未必是魅力的源泉——人如是,茶亦如是。真切地看着翠如青竹的南方嘉木终究在沸水中修成正果,一切透明若此,得养生,得静心,夫复何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邱江 《记者摇篮》2006,(7):26-26
新闻故事化,这几乎成了现在所有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经常采用的手法。曾经枯燥的成就报道变得津津有味了,曾经模式化的事件报道变得个性十足,各大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容易千篇一律的旧貌也由此换了新颜。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它给读者带来了全新阅读和观看的快感,但同时也使一些应该遵循的新闻要素受到挑战。随着发行量和收视率的倍受重视,新闻故事化也出现了严重被误读的倾向。误读一:新闻故事化就是找一个人当例子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曾经对新闻故事化这样注解:“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  相似文献   
6.
孙顺华 《新闻界》2005,(6):64-65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国际化的今天,营硝全球化的趋势日渐增强,作为商品营销寅传手段——广告的跨国传播也日益频繁。广告的跨国传播实际就是跨文化传播,它是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传播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背景,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背景下的群体又有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使跨国广告传播难免遇到“文化误渎”、民族情感、国家权力等敏感问题,本文就此试结合耐克“恐惧斗室”广告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8.
布鲁姆从考察作者创作心理开始,反对传统的文学史观,认为后辈作家总是试图超越来自前辈的影响的焦虑,这种超越即是误读,它反映在创作中则是一系列的修正比。对主体的重视使误读从一种错误变为正确乃至不可避免的规律,这是布鲁姆的一个独创。它不注重作家的社会历史环境、生平经历等外在因素,而关注作家在纯创作领域、作品在纯文本领域的传承与颠覆,并且采取从后向前追溯的反向研究方法,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布鲁姆的误读理论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回归主体研究,然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足的主体,而是颠覆性的、延异性的主体,因而它是解构式的误读研究。  相似文献   
9.
惠芸芸 《甘肃教育》2020,(2):117-117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使哈萨克族小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虎妈故事     
何年 《教育》2011,(13):22
Battle Hymn Of The Tige Mother——《虎妈妈的战斗赞美诗》。2011年初,美国耶鲁法学院终身教授、华裔学者蔡美儿(Amy Chua)出版的这本英文书在中美同时引发文化"休克"。迅速翻译出版的中文版名为《我在美国当妈妈》。但是,中美广大读者都误读了这位虎妈妈,也误读了她的"战斗赞美诗"——那不是一首鼓舞士气的战歌,也不全是一场炫耀,而是记录战绩的颂歌。这本书的英文和中文书名都是编辑定的,编辑的用心其实很对多数读者的胃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