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认为《水浒许》是一部伦理小说。孝是其伦理思想的基石,好汉们由事亲之孝,到事君而显亲耀祖的大孝,成为众好汉追求青史留名的内驱力;忠乃立身之本;仗义疏财是其推崇的最高美德;这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芸芸众生的伦理意志  相似文献   
2.
"忠"和"孝"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双轨,长期发生重要的社会伦理承载作用。自秦汉帝制政体形成之后,"忠"成为政治道德的基本原则。而"孝"与"忠"的结合,得到"移孝作忠""以孝事君"的解说。"忠孝"一体的道德宣传及社会不同层面程度有异的认同,成为中国思想史中影响久远的文化现象。"忠孝"和"孝忠"是古代文献遗存中的两种表述形式。在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形态中,"忠"通常占据着更重要的地位。而所谓"移孝于忠"与"求忠出孝",又体现出"忠"和"孝"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3.
及时雨 《中国教师》2008,(20):59-61
<正>1975年贺孝忠踏上了三尺讲台,走上了教书育人之路。那一刻,"勤专业务、魅力育人"成了他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选择了就不后悔,决定了就不放弃。寒来暑往,30多年过去了,他饱尝过村小的辛酸,面对过初中的艰难,挑战过完中的岗位,接受过教师、主任、副校长、校长、教育局副局长等各个岗位的磨练。不同岗位的喜与忧、苦与乐,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学说中,孝,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名句,凸显了孝的重要性。孔子对如何事亲行孝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开辟了由养亲到敬亲尊亲的先河,孔子又进一步将孝这种原始自然情感加以人文化,对孝亲与忠君进行了合理沟通。另外,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并将“孝”纳入“仁”的体系中,激发了不计其数具有博爱精神的中华儿女。只有爱父母,才能推而爱自然,爱国家,为全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孝心,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