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南渡前安定幸福的婚姻生活与南渡后失去丈夫的孤苦无依生活两者之间的巨大落差,使李清照渴望再度获得家庭的温暖与温馨,渴望再次得到异性的抚爱与抚慰,渴望自己的晚年不是在寂苦无聊中煎熬过去。大约在绍兴二年(1132)五六月之间,李清照改嫁给了张汝舟。无论再嫁的对象是否合适,再嫁的结局如何,李清照的作为都是一位正常女性的正常追求。放到理学渐渐占据思想领域统治地位、对妇女的管束和压制越来越严厉的时代,李清照再嫁的行为,显示了其个性之独立。明清以来,李清照的崇拜者为其“辩诬”,否认李清照再嫁的事实,所列举的理由,都是一相情愿的推断之辞,只能视作后人热爱李清照感情的泛滥,而不是历史或学术研究,不足为凭。关于李清照再嫁以至离异一事,宋人众口一词,没有任何不同说法。李清照再嫁,得罪了前夫赵明诚家和娘家的所有亲戚朋友,且得罪了整个上流社会。李清照晚年的孤苦伶仃、流落无依,与李清照的改嫁有很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朝鲜与明朝进行的宗系辩诬事件,持续长达近两个世纪,最终获得圆满解决。在这漫长的宗系辩诬交涉中,明朝与朝鲜属国之间外交渠道的不通畅暴露无遗。当东亚封贡体系面临外部巨大冲击时,必然走向全面瓦解。  相似文献   
3.
历代在对李清照生平著作的研究过程中,再嫁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不同视域下的研究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坚持李曾再嫁者与为其再嫁辩诬者之间展开了长达几百年的论争。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论为我们全面认识李清照、阐释其作品提供了更理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我曾上过广告的当。那次只是偶然一瞥,见到一行文字:"二十一天真相大白。"心想,这是一则社会新闻吧,比如破案啊,平反啊,辩诬啊。当时出于好奇,凑上前去看了。看过之后,方知是一条广告,宣传的是增白露一类的化妆品。  相似文献   
5.
明代朝鲜国宗系辩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朝鲜国的宗系辩诬事件,始于1394年,终于1588年,持续长达近两个世纪,经过了朝鲜5代国王和25位使臣的19次奏请。最终,明朝新纂《大明会典》对朝鲜国宗系的错误记载予以修正,方使朝鲜君臣长期以来高度关注的宗系辩诬问题获得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是熙宁变法的重要参与者和构建新学的中坚人物,但由于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所载一则涉及他基本品德问题的事情是邵氏的污蔑之辞。  相似文献   
7.
宋人关于巫山神女的辩诬与其对宋玉神女描写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围绕着巫山神女的辩诬问题,对于宋玉及其《高唐赋》《神女赋》的批评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宋玉"妄"作神女故事,"诬"神女于不贞,玷污了神女的形象;一是认为宋玉所赋"发乎情止乎礼义","得诗人风化之本",而巫山神女的被玷污是后人所为,与宋玉无关。我们认为前一种观点是在理学影响下的主观情绪化的不切实际的批评,而后一种观点能够发展地科学地客观地看问题,是对宋玉及其《高唐赋》和《神女赋》的正确的批评。  相似文献   
8.
朝鲜王朝的宗系辨诬是中朝两国国交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两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朝鲜对明朝时期官修的《大明会典》的宗系辨诬,更是两国外交关系中的重要一环,这主要缘于《大明会典》对朝鲜王朝先祖世系的误记。朝鲜为此展开了艰难的交涉,经过朝鲜中宗、明宗、宣祖三朝君主的努力,最终于《大明会典》第三次修订时达到了对《大明会典》宗系误记改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是熙宁变法的重要参与者和构建新学的中坚人物,但由于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所载一则涉及他基本品德问题的事情是邵氏的污蔑之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