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0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信息传播   16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朝熙 《钓鱼》2004,(21):15-15
张炎冰先生的《“化氏大法”精解》在本刊今年第1期连载到第15期结束。对化绍新大师的”化氏大法”作了精辟的分析和介绍,余得益匪浅。每期《钓鱼》杂志一到,我首先寻找《“化氏大法”精解》来读。对《精解》大部分篇章,我自认为读懂了,并付诸施钓实践。实话实说,有的部分不甚了了,也许是我才疏学浅。我这个人读书看报有个习惯,对读不明白的,是咬定这根筋不放松。笨有笨办法,就是—读再读,再再读。就说第13期上刊载的《精解(十三)》的开头部分,我读了七八遍,还是一片茫然。于是斗胆提笔,向张炎冰先生讨教了。  相似文献   
2.
2001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在全国453.5万考生中,超过60岁的有10位,王铁文便是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王铁文,原是沈阳化工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如果不是2001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他可能仍将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但他以62岁“高龄”报考辽宁大学的惊人之举,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在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上镜后,他又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名人”。  相似文献   
3.
高贵武 《新闻与写作》2001,(12):25-26,27
实话实说”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惊呼:中国的电视评论从此又多了一种新的样式;普通百姓则惊喜地发现生活中从此又多了一块可以直抒胸臆的言论空间。时至今日,“实话实说”不仅已从当初的稚嫩,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不负众望,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中,一举拿下了全国性新闻专栏的最高奖,被评为了中国新闻名专栏。而它的主持人崔永元,则不仅得过全国主持人评比的最高奖──金话简奖,而且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主持人。“实话实说”栏目能在电视栏目激烈的竞…  相似文献   
4.
杨伟光,1935年11月出生,广东梅县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编辑、记者、副主任、副台长。1985年调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1991年任中央电视台台长,1994年任广播电视电影部副部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现为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5.
“从12月3R起,喜爱看《实话实说》的观众,再也不用起个大早了,随着新版《东方时空》的播出,我们的《实话实说》节目也将于每周R晚21:15与观众见面,请您记住……”崔永元身体作表针状,在每天早上的《东方时空》中做了长达几个星期的广告之后,2000年年末《实话实说》终于正式从早上7:20移到了晚上的9:15。  相似文献   
6.
7.
方仁 《传媒观察》2006,(8):10-12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等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栏目,对中国电视传媒的启发和影响是巨大的,从栏目的导向把握、选题策划、采访实施到发展总体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电视人大量心血和智慧。他们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电视“脱口秀”节目,源于美国,本为“TALK SHOW”,在欧美受到相当的欢迎。它其实是一种电视谈话节目,因而我们译之为“脱口秀”,既谐音,又生动、形象。在中国内地,称得上“脱口秀”节目开山鼻祖的当属中央电视台王牌栏目之一的《实话实说》。《实话实说》从1996年3月16日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从摸索起步到极度辉煌再到逐渐黯然,《实话实说》的确经历了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9.
曹璐 《中国广播》2006,(3):24-25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广播如何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研讨《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报道中蕴涵的规律性启示有其特定的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一、重大主题报道的全新理念——高度贴近群众近年来媒介一方面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往往主动或被动地追逐高端  相似文献   
10.
电视,作为声像并茂的大众传媒,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生动、鲜活吸引了各个层面的受众,对平面媒体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压力和竞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视栏目的不断出新以及节目越做越活的发展趋势,以展示观点和见解为主要目标的电视谈话类节目更是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好评,从具有鲜明的平民色彩的《实话实说》到关注国际政要的《高端访谈》,从以情节动人的《艺术人生》到以观众关心的话题引人的《对话》,可以说电视谈话节目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出现于我国的电视屏幕,就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且栏目收视率随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日臻完善步步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