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玲 《中小学电教》2012,(1):134-135
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云雀的心愿》。 设计思路:《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叙写了小云雀跟随妈妈飞出他们居住的那片森林。在外面看到的对森林乱砍滥伐而造成的土地沙化、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通过云雀妈妈与小云雀的多场景对话.讲述了森林的重要作用,表达了人们植树造林、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常有人说:课堂秩序要"活而不乱"。仔细分析,这"活而不乱"其实是个伪命题。课堂教学要追求"活",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活"而不"乱",就显得有些自相矛盾了。因为"活"就意味着"乱","乱"也附带着"活"。只要"活"不要"乱",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追求"活"没有错,避免"乱"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把两者对立起来,不仅实践上行不通,也会让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秩序时进退维谷,怎么也难以达到"活而不乱"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右飞  邹凯 《高中生》2012,(16):16-17
淅沥沥的雨中,谁在唱歌?歌声那样动听,竟让月亮醉了。淡黄色的月牙儿托风打听唱歌的人。风吹遍了所有地方,也没有找到。歌声停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这叹息是那样悲伤,听得人快要掉眼泪。黄昏的光线降临在最高的树梢上,那歌声又响了起来,鸟儿们沿着声音飞去,寻找唱歌的人。它们飞出森林,飞进城市的楼丛中,在一栋淅  相似文献   
4.
张跃生 《小学生》2012,(10):16-16
<正>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作文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则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多角度作文多角度作文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写作形式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品。如写读后感,同一内容,学生可以写读书笔记,也可以用日记和书信的形式写。二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即思维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立  相似文献   
5.
鹰和云雀     
一座高高的山丘上,一只云雀和一头鹰在岩石上见面了。云雀说:"早晨好,先生!"鹰很瞧不起他,淡淡地说道:"早晨好。"云雀又说道:"我祝你万事如意,先生。""唉,"鹰说道,"对我们一切都是如意的。难道你不知道我们是鸟中之王吗?在我们没有开口前,你不应当张口讲话。"  相似文献   
6.
电子白板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人性、多元化的设计,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对语文教学而言,它使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间实现多维度、多形式的对话,促进教学过程的更优化。  相似文献   
7.
范崇嬿 《下一代》2015,(3):16-18
陶陶的学校有一个小云雀乐队,那里有笛子、琵琶、古筝、二胡、唢呐,还有一个特别好玩的葫芦丝,那是在小葫芦上插上一个小竹管制成的乐器,吹起来声音可好听了。每次乐队排练,小嘎逗就坐在窗台上听得入迷,他多想也学一种乐器呀。一次他对乐队指挥邱爷爷说:"邱爷爷,我也想学乐器。""你想学什么乐器呀?""我想学葫芦丝。""好  相似文献   
8.
(注:课文为苏教版第8册第20课)一、谈心愿,揭课题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心愿,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板书:心愿)生:我的心愿是希望在节假日里,能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或风景区游玩。  相似文献   
9.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个强大的磁场,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学《云雀的心愿》(苏教版语文第七册)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课文重点,让学生阅读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点击课题,把握重点教学伊始,我出示课题后简介了云雀,接着让学生了解心愿的意思。然后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快说出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个问题课文中有现成的答案。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出云雀的心愿并练习轻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云雀的心愿:明年春天,小云雀将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