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齐风·南山》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风.南山》一诗,后人大都认为是一首讽刺齐襄公淫乱无耻的诗。然此说是对“雄狐绥绥”兴义的误解。本文对“齐子”的身份进行了探讨,又从挖掘“南山”、“雄狐绥绥”、“葛五两,冠纟委双止”、“艺麻和析薪”的深层含义入手,从而证明这首诗与婚姻有关,是一位齐国诸侯亲自到鲁国定亲回家后,听说别人仍在追求自己的未婚妻而发感慨所作的诗。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古代服饰化具有很强的等级性和礼仪性。《说解字》中的 部、革部、糸部、衣部、履部汉字及相关字群字义反映了中国古代服饰化的演变进程及其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观念与认识的不同,对《诗经》中的作品《葛》出现一些不一致的看法本文试通过对“葛”、“可”、“裳”、“要、”等词、句的分析和研究,对《葛》的主旨作出一个新的解释和判断。  相似文献   
4.
古人常用“冠冕”、“缨緌”、“搢绅”、“纨绔”作为贵族的代称;说到平民百姓,则谓之“黔首”、“布衣”;一个人登科中举,古书里往往称作“释褐”;形容求贤心切,古来有“倒屣相迎”之语。要真正讲清以上语言现象,必须了解先秦两汉的冠服制度。本文认古代冠服文化的视角,以先秦两汉的文献材料为依据,探求与先秦两汉冠服制度相关的重要词语的确切意义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先秦婚俗中的履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说苑.修文篇》中有关先秦亲迎礼仪式的记载中提到了“取一两以履女”的行为,这种行为无疑具有某种含义,而此含义的确定又取决于使亲迎这一礼仪系统整体得以产生并运作的指导观念。由相关的文献记载来看,两周时代的亲迎礼是以“妇顺”观念为核心而展开的;同时,“”、“履”、“葛”等物象本身就包含着“柔”、“顺”之意。因此,先秦亲迎礼中“取一两以履女”的行为是妇顺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苏迈,苏轼的长子。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只提到过三次,而且每次都是一笔带过,并无多言。但是,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苏迈的形象。一、俊逸潇洒苏轼关于山水的诗词文章较多,人们从中可领略苏子的俊逸潇洒。但是,从《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子苏迈也应有其父之风范,他对山水诗文的喜欢丝毫不输其父。石钟山乃名胜之地,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游览此地。苏氏父子可能对石钟山名称的由来有着不同的意见。有故事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孟子》“巨同价”的解释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巨”是被“逐一看待”的“每一个”,“同”是“分别+同”而不是“整体+同”。“巨同价”=“巨同价,小同价”,即“巨”“分别同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1989年《中国语文》第5期张标《、履考》提出质疑。张标认为汉代以后“履”并没有完全取代“”,以的现象依然存在。本文认为汉代已经完成了“履”取代“”的过渡,履已取代,偶尔有“”出现则是引用古人的典籍或成语。  相似文献   
9.
漫谈我国古代的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存古籍中关于鞋的词语的考察,来探讨我国古代鞋化发展源流。从语汇角度,体现语汇最敏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变化特点。从鞋化角度,揭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对它的不同认识,以及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体现人们不断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人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具有很强的等级性和礼仪性.<说文解字>中的部、革部、糸部、衣部、履部汉字及相关字群字义反映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进程及其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