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走进徽州古戏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琪 《寻根》2006,(6):75-79
中国的古戏台,大多与庙院相连,而徽州有,一种古戏台,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的古戏台,它建在宗族祠堂的前进,与享堂相呼应,其目的是在人们自娱自乐的同时,能够与寝堂里的祖宗同乐。  相似文献   
2.
古戏台,是融建筑、雕塑、工艺、美术和文学于一炉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国内外罕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晋城,古戏台灿若星辰、遍布全市各地。这些戏台历史久远、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独具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文物价值,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应加强更加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与之相应,山西的戏场建筑数量多,价值高,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戏场建筑的功能特点出发,阐释了山西传统寺庙戏场的布局特点,论述了戏台和山门之间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教育应该深入到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去,将他们的课外生活与课堂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校园内外同他们一起创设更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文化氛围、生活情境和社会互动。  相似文献   
5.
6.
南京明城墙历来是南京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值得骄傲的建筑,体现着古人的建造智慧,蕴含了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它饱经战火、历经风雨,亲历朝代的更迭,目睹了城市变迁和发展历程.南京明城墙自明朝1366年开始建造,1386年建成,历时21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城墙高14~21米,宽7~14米,长度35.267千米.当时建有13座城门,分别是: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今中山门).清朝增开的城门是:草场门、丰润门(今玄武门)、小北门.到了民国时期又开辟了海陵门(今挹江门)、新民门、中央门、汉中门、武定门、雨花门.建国后新辟了解放门、集庆门、华严岗门、长干门、标营门.  相似文献   
7.
百丈山记     
朱熹 《中文自修》2011,(3):24-25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既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  相似文献   
8.
山西临县碛口古镇黑龙庙的山门戏台具有"窑洞内外不一样"、"戏台唱戏不费力"和"山西唱戏陕西听"的奇妙声学效应。通过实地考察,运用声音的直射、反射、共振等声学原理,从声源、声音传播和接收三个角度对黑龙庙山门戏台的声学效应进行探讨和分析。文章认为"窑洞内外不一样"是庙院内窑洞对声音的汇聚、共振及扩散传播的表现形式,"戏台唱戏不费力"是庙院内声音混响的反映,"山西唱戏陕西听"是庙院声音在庙院结构及其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声学效应。  相似文献   
9.
由现存的11座徽州古戏台共同构成的"祁门古戏台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聚福堂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聚福堂古戏台继承了祁门古戏台"祠内戏台"的典型建筑布局形式,属于活动式戏台,其在建筑形制上更是继承了徽派建筑形制特点。由聚福堂古戏台建筑布局形式入手,分析了古戏台的建筑形制特点及其典型价值特征,探讨了徽州古戏台的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孟梅 《天中学刊》2013,28(1):1-5
周华斌是当代知名的戏剧史家。他提倡"大戏剧"观念,在戏剧戏曲学领域的建树主要集中在原始戏剧研究、古代戏剧文物(古戏台)研究以及戏剧文学史研究三个方面,同时,对戏曲与广播、影视、网络的传播关系也多有涉猎。周华斌师古而不拘泥,博览而有创新的治学精神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学界的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