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精深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又要有崇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优良的政治品格,还要熟悉自己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脉络。这就要求他们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学会用自己的崇高理想、科学信念启发学生,用自已的良好品质、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善”教育人,以“美”吸引人.  相似文献   
2.
论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不少政治派别和集团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了共同富裕的口号 ,但有的仅仅把共同富裕当作手段和工具 ,有的虽然把共同富裕当作目的 ,却找不到实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途径。在中国 ,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才使共同富裕由理想变为理论并最终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十三岁便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田晓菲,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在这篇诗意盎然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诉说了自己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而又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抒发了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4.
"七一",党的生日,当收看着党中央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实况,聆听着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我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三件大事"、"三大成就",90年光辉历程与伟大功绩,让我们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样一个基本结论有了深切的感受;"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像警钟轰鸣,令我们顿生"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听到总书记说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实质上是一种"无声"的音乐,其音乐形象给人的美感是间接的,是在联想、想象中获得的.音乐美虽然不直接诉诸人的理智,但它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理,通过对情感心理的感染熏陶,使人得到某种教益,获得人格的升华,挖掘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音乐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激发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等方面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13,(10):I0004-I0004
诸城市枳沟镇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的故乡。在这片曾经孕育革命英烈的沃土上,枳沟镇中心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秉承先烈探求真理、至善达美的崇高理想,以"让农村孩子享受教育幸福"作为办学追求,扎实践行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在重质量、强特色、铸品牌的发展道路上创新拼搏,追求卓越,用爱心和智慧浇灌出绚烂多彩的幸福花。学校积极推进中小学及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夯实了教育均衡发展之基。学  相似文献   
7.
崇高理想 老师:能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吗? 卡特:吃得好,穿得好。 老师;轭……你的理想能不能更高一些? 卡特毫不犹豫地说:吃得更好,穿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一、养殖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1.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养殖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讲述在某一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事迹,鼓励学生树立献身科学、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为他们学习养殖专业知识、培养操作技能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9.
谢明 《网球》2013,(9):116-117
三年之前,我写过一篇小文《网球和诗》,因为一名著名的网球评论员被纳达尔的夺冠所感召,他认为"再多的讨论都显得多余,必须要写一首诗。"因为这件小事情,我脑子很多模糊的念头瞬间变得清晰起来,网球和诗歌之间的联系得以思考下去,因为总算发现了一个人敢把我埋藏已久的想法说出来,我就顺便敲敲战鼓,就当拾人牙慧。而今年,一本汉语诗歌集《网球之歌》出现在我的案头时,三年前的感觉又历历在目,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触摸到的网球诗歌更具真实感,因为它是由世界上最优美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文雪 《辽宁教育》2013,(6):18-18
教育培养人,是旨在形成有智慧的人,亦即使人能以智慧的方式把握他的“生活”,不管是当下的生活。还是未来的生活。这种把握也就是要对世界、人和生命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要超越当下现实,对未来的可能性提出追问;要超出有限的事实,对无限的理想世界提出追问,从而凝结成一种人所特有的终极目的——关于人及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简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