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子雅号-"无孔不入" 素有"亚洲第一排箫王子"之称的杜聪,是国内吹管乐坛上的佼佼者,他精通排箫、古箫、弯箫、巴乌、葫芦丝、骨笛、弓笛、弯笛、竖笛、埙、尺八、口笛等近二十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因此,上海乐坛人上奉送他一个绰号--"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2.
情感控制能力在葫芦丝、巴乌演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每位高水平演奏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能力。该文对葫芦丝、巴乌演奏涉及的“情感”“情感控制”“情感控制能力”等相关概念以及对其如何认识理解、如何培养把握等作了详细分析介绍,对爱好者综合演奏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情感控制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器乐进课堂"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实施落实教育部体卫艺司提出的"2+1"项目需要,把乐器教学引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掌握一项演奏技术,这样才有利于音乐艺术特长的普及。我校在学习研究及实践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巴乌引进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因为我觉得应该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在余音凫凫、不绝如缕的巴乌音色中感受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巴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4.
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金玫瑰》)初译本刊行于五十年代后期,这本书曾经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作家。《金蔷薇》虽然是谈关于艺术创作的经验,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绝不仅仅是创作上的启发.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哲学。刘小枫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重温(金蔷薇)》中写道:“《金玫瑰》不是创作经验谈,而是生活的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5.
阅读开始接触的是语言文字,继而领悟文本的意旨情趣,最后去粗存精,不拘泥于语言,只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阅读的功效,也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借用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话说就是:“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都是滋养心灵的‘细沙’,可以‘熔成合金’,锻造出年轻一代的健康强健人格”。这就是语言的张力,生命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的文斗和武斗稍微止息时的1967年底或1968年初,我得到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巴乌斯托夫斯基选集》(上、下)中的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版权页在上册里,便不知道它具体的版次。  相似文献   
7.
金蔷薇与金玫瑰都是落叶灌木,枝茎上密生小剌,都能开很美的花朵。不过这里我要讲的是一部书。它先后被翻译到中国时,却有着两个均被读乐意接受的中书名:《金蔷薇》与《金玫瑰》。这一现象的出现,恐怕在外国名的翻译与出版史上也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8.
在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论述作家和作家的工作的书《金蔷薇》(新译《金玫瑰》)中,有一篇题为《夜行的驿车》,文章中写道:一天夜晚,安徒生去拜访一位在驿车上认识的年轻的太太。他深知,他已经狂热地爱上了这位太太。可是,自卑感使他没有勇气向这位太太求爱,因为他知道自己长得丑;同时他又担心,他那颗敏感的心无力承受爱情带来的过多的痛苦和幸福、欢乐和眼泪。  相似文献   
9.
巴乌作为一种常见的民族乐器被引进我校音乐课堂中,成为我校三至六年级音乐课程的必修内容。通过巴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意志和毅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的正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巴乌教学,以期能拓展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