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代妇女常服主要由襦、裙和帔构成,三者之外常加半臂。襦为上衣,有薄厚之分;裙经历了由初唐的紧身到盛唐肥美宽大的转变过程;帔为妇女服饰装饰之物;半臂流行于中上层妇女,与今日T恤相似。女着男装为唐代妇女服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唐代官员常服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等级规范,品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品色制度和章服制度上,紫、绯、绿、青的常服制度已经确立。常服制度化的实现,是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文明大交汇的直接反映,是大唐帝国继承传统并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内部调整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李怡 《华夏文化》2006,(4):48-49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其中,官员常服融合了传统风格、西域风格和时尚风格,是唐朝继承传统、调整创新之后制度化的产物,从而颇具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唐代女子的服饰,可分为朝服和常服两大类。朝服是帝王后妃及宫中女官在正式礼仪场合穿着的服饰,名目繁缛,形式严谨。女子平时所穿的常服,花样极多。就其主要者而言,首服以(mi li)和帷帽为主,上衣以半臂和披帛为主,下装则以裙服为主。本文主要介绍唐代女子的常服。  相似文献   
5.
唐代官僚服饰赏赐制度渊源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在汉魏以来服饰赏赐的渊源基础上,融冶胡汉因素,形成了颇具时代特征的官僚服饰赏赐之制。而其从初唐就开始表现出与官常服制度交汇的特点,并逐步与当时的职官制度局部合流,形成了唐代所谓的“赐紫金”、“赏绯银”的制度,其影响延续至清代而未绝。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1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士兵统一换发了仿毛面料制成的新式冬常服。2005年5月,士兵又换发了用同一材料制成的新式夏常服。军服作为军容的一部分伴随我军走过了发展壮大的历程。军服的变化演进过程,也在某一层面上反映了人民军队成长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在解放军总后勤部档案馆里,通过馆藏的档案,  相似文献   
7.
唐代官员常服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等级规范,品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品色制度和章服制度上。为维护该体系正常运转,唐廷不断下达服色令,强调服色尊卑有别,虽然时至唐末仍有僭越现象,但总的来讲,紫、绯、绿、青的常服制度已经确立。其制度化的实现,归根到底是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文明大交会的直接反映,是大唐帝国继承传统,并结合自身要求内部调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