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执行财产分配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执行难的解决。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优先主义、平等主义和折衷主义也就是团体优先主义的立法例。各种立法所追求的是公正和效率的最优结合,既要保障各个在实体法上平等的债权公平受偿,也要提高执行效率。我国应该实行优先主义的分配原则,目前的相关法规也体现了这一趋向。  相似文献   
2.
关于舆论及其对政府政策影响的历史演变,美国学者伯奈德·C·亨奈西作过这样的概述: “在18世纪思想革命之前,舆论作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现象与掌权者没有什么关系。很明显,1650年至1800年间,洛克、卢梭、孔多塞、杰斐逊和其他思想家们的平等主义和多数主义的思想,在这个时期起的作用就是要扩大政治权利的基础。在这之前,公众想些什么是无关大局的—公众在决定政策上,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能使自己的意见产生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社会分配的诸多原则中,平等主义一直备受政治哲学家的关注。德里克·帕菲特的《平等还是优先?》对平等主义进行了概念定义和类别区分,探讨了"向下拉平异议"对平等主义的挑战,进而转向另一种分配原则——优先论,认为优先论是一种比平等主义更为合理的理论。帕菲特的观点值得质疑。优先论与平等主义作为两种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分配原则,共同为社会分配提供价值导向。优先论确实有其合理之处,但并不比平等主义更合理,不能替代平等主义在社会分配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历代伦理学家在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内容的讨论上始终不遗余力,建立道德原则有教育作用。当代政治思想家罗尔斯认为,在追求个人满足的最大化时,社会对于其运用的手段和结果的分配,尤其是恶果的承担上,必须给予恰当的安排,而效益原则始终无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所以,罗尔斯欲建立一套新的理论体系,以便取代至今仍十分盛行的效益思想,为政治学和伦理学奠定最适宜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20多年间,经济学研究中"多元主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多元主义既反映了非主流经济学家对主流经济学支配和排斥倾向的抵制,也是经济学知识的需求者对经济学研究中一元主义取向造成的消极后果的抗议,同时还是思考经济学研究未来健康发展的哲学基础。在追求真正多元的经济学研究时,应当采取一种平等主义的多元主义,而不是用多元主义作为学术论辩的工具,去实现一种范式对另一种范式支配地位的取代。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作为当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几乎所有的当代政治哲学研究者——不论是赞成罗尔斯还是反对罗尔斯——都以他为坐标展开各自的理论建设.而罗尔斯将正义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主题和核心内容,在他所建构的正义理论中,平等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这就使得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中,“平等”的话题逐渐成为一种热点和难点.英国伦理学家,政治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提出了一种探讨平等主义的不同的视角.因之概括出了对于三种不同平等主义的区分,为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研究提出了一个较新的途径和视角.  相似文献   
7.
美国在许多国际体育大赛中屡创佳绩,且拥有身后的群众基础.主要是由于其个人主义和平等主义价值观的作用.他们影响着美国人对体育成功的追求,也影响体育歧视与暴力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柯亨声称罗尔斯通过建构程序确立的正义原则不是根本的正义原则,因为它需要依赖普遍的事实,最根本的正义原则应当是"对事实不敏感"的运气平等主义。当前针对柯亨这一观点的批评主要强调"更为根本的原则可以是一种方法论的原则而非具有实质内容的规范原则"。本文力图证明:从这一角度给出的回应容易引发"规范"和"方法"的循环争论。实际上,柯亨是在逻辑的层面而不是在经验的层面坚持事实不敏感理论,他所理解的对事实不敏感原则在某种意义上依然是以事实为条件的。  相似文献   
9.
公振 《寻根》2004,(4):28-35
墨子思想有没有一个体系?有。这个体系,见于《墨子》的《鲁问篇》: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见四方君子,子则将先语?”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  相似文献   
10.
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生态哲学观点,从人类历史上生态文明发展的历程出发,对《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做一个简单的剖析。《古舟子咏》这首诗歌取材于自然却远非对自然景物的直观临摹,体现出诗人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古舟子咏》是柯氏自然观的具体化,它表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极具启发性,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作品。这首诗歌赋予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对自然更加敏感,继而产生敬重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