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有个文人,就是现在的写手,叫张潮,他出了一本集子,名为《幽梦影》,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在于是!”  相似文献   
2.
孙浩 《文化学刊》2023,(2):224-227
幽梦影》是清人张潮所著的清言小品文集,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文与时人评论并行刊刻,展现了清初名士的风采与情趣。书中生活情趣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有读书之趣、游赏之趣等,典型体现了清初名士不同于前代的生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美文引路 梦入江南 杨建国 三月,我葳蕤的思绪濡染着春雨,与桃花舞蹈着一支小曲,对大地说,我来了,我来了. 这是三月的江南,江南的三月. 徜徉在桃花雨中,水灵灵的柔情流淌着春之歌,耀眼的春色诱人心醉.有百灵鸟在欢鸣,嬉戏.带着满天澄碧的飘逸,挽起玉壶,斟出苍茫的心事. 轻舟载着酒与歌,带着远古的思念与追求,带着柳永的风流倜傥,带着李清照的忧悒郁闷,驶进心灵的浅水湾,倒下一江绿酒,搅浊每个人的心池.江枫渔火,映红了桃花人面.晓风残月,我却找不到柳永的水井.多情的江南,一帘幽梦谁知?  相似文献   
4.
学会欣赏     
正吹一支竹笛,是否听懂渔舟晚唱,烟雨彷徨;画一壁江山,是否彩绘帘外海棠,锦屏鸳鸯;枕一帘幽梦,是否西楼月下忆姣娘;席一许锦云,能否抚琴听雨卧禅房……学会欣赏,笛声如诉,咫尺画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黛玉是不同于常人的,那美,让人一见难忘。宝玉初见她时,只见"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翻译了大量的作品,《幽梦影》是他的译作之一。在《幽梦影》中出现了许多国俗词语,这些词语的翻译对译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处理这些国俗词语时,林语堂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实际需要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模糊处理、加注、音译等方法。采用这几种方法来翻译国俗词语各有优缺点,但总体来说能够将原文的精髓很好地传达出来,让西方读者可以读懂并从中感受到中国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幽梦影》是清朝大儒张潮所作的一部清言小品集。作者以丰富的阅历、睿智的头脑、深厚的学养与洞悉社会百态的敏锐,高屋建瓴地为后人述说着生活智慧与实用守则,文字隽永清丽,娓娓道来,言简意赅,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7.
读书二则     
张玉庭 《教书育人》2004,(12):58-58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个千百年来都读错的字,这是什么字?  相似文献   
8.
当代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巨作<金色笔记>视野广阔,主题意义丰富,眼光犀利、独到,发表以来一直是文学评论界颇受关注和争议之作.作品中大量关于梦的描述,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已有的对<金色笔记>中梦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这些梦的象征性的,或代码式的,或符号性的内在含义,都是在梦的显像上做文章.本文以弗洛伊德梦的理论为依据,利用梦是欲望的满足.梦的稽查作用、移置作用、凝缩作用、表现力的考虑以及润饰作用一系列对梦的心理学的剖析手段,对<金色笔记>中安娜的两个看似荒谬无理的梦进行解析,摆脱梦的表象对人的误导.揭示梦境背后隐藏的秘密,从而让人一窥女主人公安娜的真实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
《幽梦影》林译本误译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娴  刘红裕 《茂名学院学报》2007,17(5):71-73,76
林语堂向西方读者介绍了很多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作品,对西方读者了解中国起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其英译作品中存在一些望文生义甚至曲解原作的现象.以其译作<幽梦影>为例,结合林语堂本人的翻译观,从文化背景知识、原作理解及译文的遣词造句等角度进行实例评析,以期更客观地了解林语堂的译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林语堂的翻译提出了不少质疑,但对林氏翻译的诟病并未影响其译作在国外的再版发行。以《幽梦影》英译本为例,研究将从译本的时空转换、译本地位的凸显和译本成形的外因三个方面探讨林氏译文深受西方读者青睐和成功传播中国智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