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挖掘和分析桐城文化中的治民思想,得出以下结论:执政者须勤政务实,究心国政,关心民瘼;举官须公正廉洁,明于选人任贤;抑止贪腐须加强法制建设,制订完善行政法规,从制度层面建设上下联动、互相监督的用人规范和约束机制;将道德规范纳入法律规范体系,促其法制化,将源头防范与法律制约结合起来,化民郅治;为政治民中应以德治政,匡世安民,助文教推广,泽被民众,确保民众权益,宽服民心.  相似文献   
2.
出生于重庆云阳的扶嘉,曾为刘邦出谋“定三秦”,刘邦认为他“志在扶翼”,故赐性“扶”。后来又被刘邦委以廷尉之职。归隐乡野之后,发明吸卤煮盐的方法,使云安成为中国最古老的盐场之一,为繁荣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遗憾的是扶嘉在《史记》中无传,但以扶嘉在历史上的贡献,他不应该就这样默默无闻,该文意欲通过对历史的梳理,使关于扶嘉的扑朔迷离的东西清晰,并彰显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朝“字狱”是我国封建时代思想专制统治发展的鼎峰时期。乾隆朝末期发生的《一柱楼》诗案,使得当时与乾隆帝以“诗友”相称的沈德潜亦未能幸免,但沈德潜在“字”上的遭灾并非只是受到《一柱楼》诗案的牵连,而是由于他所选辑的《国朝诗别裁集》已不符合当时统治政策的变化,所以沈德潜身陷“网”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一柱楼》诗案加重了对他的惩罚。  相似文献   
4.
习艺所是近代监管罪犯、游民,教其技艺,令其自谋生计的教养机构,清末习艺所的创设受到西方和本土双重因素影响.直隶积极响应朝廷号召,从天津、保定着手创办习艺所,兼以督促各府县习艺所的创设.直隶地区习艺所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运营制度,实现了教养兼施的目的,有效地缓解了治安、就业等方面的社会压力,促进了近代刑狱改革与救济转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4年董仲舒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不乏上乘佳作。传统问题热点依旧,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研究更具时代关怀,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结合;学术反思是本年度研究新热点;《衡水学院学报》继续成为董子研究的重要平台。但本年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的突破上、海内外董学研究的交流切磋方面有待改善和提高。可以说,2014年是董仲舒研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现代作家,她认同、接受女性的性别角色,但并不以神化女性为条件,她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对女性进行自审,揭示和批判了中国女性骨子里深深浸淫的奴性意识,指出正是这种病弱心理和奴性性格,使女性自身成为了阻碍自己发展的内在原因。她提醒并希望女性们,尽早结束这非人、非女性的女奴心狱生活,成为自由、自主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徐琼琼 《大观周刊》2011,(21):64-65
“引经决狱“又称“春秋决狱”,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在政治法律领域开展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化运动。为了使儒家的指导思想与法家化的法律之间实现统一,董仲舒开创了春秋决狱,即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精神来定罪量刑,把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的实践之中。春秋决狱在断狱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不成熟的断狱方式所带来的危害。 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的原因,我国古代的春秋决狱原则没有随着整个世界法律的进步而发展,仅仅调整了个案的衡平。而对比西方,英国的衡平法却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成为了成熟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杨彬彬 《学子》2014,(7):25-25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古诗词名篇的鉴赏是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每当提到鉴赏,很多学生就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它并不像学生们想象得那样难。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诗歌创作的根本动因是情感,而人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古诗词名篇的鉴赏是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每当提到鉴赏,很多学生就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它并不像学生们想象得那样难。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诗歌创作的根本动因是情感,而人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一旦找到了  相似文献   
10.
作为欧洲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鲁宾逊漂流记》典型地反映了欧洲哲学中二元对立的传统认识结构。随着后殖民时代的到来和欧洲哲学的转向,《鲁宾逊漂流记》自然就成为人们解构的一个靶子。《福》、《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和《摩西登高》这三部小说对《鲁宾逊漂流记》分别进行了重写,立意于在模仿中实现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