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0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开普勒第三定律可表述为: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若把行星的椭圆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卢玉龙  邵云 《物理教学》2022,(7):54-55+60
本文借助于某学生对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值的疑惑,分别以太阳与行星的共同质心、太阳、行星为惯性参考系或非惯性参考系,对相应的k值进行了研究与计算。结果显示:严格准确的k值与太阳和行星的总质量有关,开普勒第三定律实际上是近似的;在正确地引入惯性力后,所有参考系均能得到k值的准确结果;若以太阳为惯性系,则所得到的k值存在极小量的误差;而若以行星为惯性系,则所得到的k值谬之千里。文章的内容反映出惯性系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成功地实现了天上力学与地上力学的统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类登上了月球,对火星和太阳系中其他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1.本章内容讲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应用(特别是在天体运动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类比法     
<正>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在数学中,它与归纳法一起被人称为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天文学家开  相似文献   
6.
分析三个宇宙速度的意义,分别利用积分法和开普勒第二定律推导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和宗教学调查表明,在人类60亿人口中,信教的人比不信教的人多得多。《科学美国》杂志通过调查,发现美国有40%的科学家信教,其他园家科学家信教者也大约是这个比例,诸如牛顿、爱因斯坦、开普勒等大科学家,都是信仰上帝的人。  相似文献   
8.
李素艳 《物理教师》2011,(11):51-52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开普勒无疑就是他所指的巨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2第36页有如下一道课后练习: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8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见图1),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最  相似文献   
10.
师者无私     
蒋骁飞 《知识窗》2011,(6):34-34
1597年,年轻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写成了《神秘的宇宙》一书。在书中,他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由许多有规则的几何形体构成的宇宙模型。1599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无意间看到那本书,尽管他并不认识籍籍无名的开普勒,而且不完全同意开普勒的见解,但他十分欣赏作者的智慧和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