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水利部副部长张含英,在年逾百岁时,还每天打上一通太极拳,偶尔还到单位上看看.他在世时,是国内百岁老人中职位最高、生活阅历最丰富、生活质量最高的一位百岁老人.  相似文献   
2.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20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对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含年谱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二十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为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含是明代云南地区比较有影响的作家,但是文献中少有论及,在文献基础上编写了《张含年谱新编》,极大地补充、丰富了对张含生平的了解,并由此划分出张含一生重要的三个阶段:青少年时期侍父读书,意气风发;壮年时期科考漫游,家道中落;晚年隐居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慎是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学者、文人。他被贬谪云南后,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文人集团,通过广交文友、教授讲学、诗文唱和等方式对云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杨慎与云南文人张含的交游甚早、甚深、甚久,其诗文观对张含的影响也很明显,使云南文学家在受到了外来的文学观念方法影响的同时,渐为许多中原和长江流域等主流文学区域文人所知晓。  相似文献   
6.
正天上烟云秋寂寥,城中人事日萧条。网罗不见寻麟凤,欲石芜殊价惩昌。黄云黑雾暗边城,虎豹区?日夜鸣。金甲宝刀旗帜过,两行欲叙字分明。这首《绝句》收录《永昌府文征》中,诗的作者是永昌著名诗人张含。  相似文献   
7.
正高楼广厦锦成堆,几觅残碑旧梦回。常忆先贤讽咏处,风风雨雨明诗台。这是民国元年(即1911年),李根源先生在解放腾越首义的事情后,为了标榜文事、张扬先贤,在当时已经成为"旧中军署"的铁楼街——张志淳和张含父子故居的荒草瓦砾中寻觅到当年"明诗台"亭台碑铭的旧址,重新立下"明诗台故址碑"时,特意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8.
张含的诗歌,按其内容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诗史”诗;第二类是咏怀诗;第三类是寄赠诗;第四类是写景诗。张含有的文章关注社会,抨击黑暗;有的文章明白流畅、自然亲切;有的文章还具备庄列之风格。张含所作诗文自成特色,他应当在云南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与主流文学家杨慎、李梦阳、任瀚等人有较多的文学交往,在本地也形成了以李元阳、胡廷禄、木恕卿等人为中心的交游圈,打破了云南文人相对独立的地缘局限,既促进了云南与中原主流文学的和合,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云南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张含诗文的评介中,对其文的评介部分是确当的,但对其诗部分的评介却是错误的。造成失误的原因,是四库馆臣所依据的版本,只是当时流传于京师的只包含张含部分应酬诗的“江苏巡抚采进本”,而未见到包含全部张诗的足本,并误将杨慎对张含文的评价移用于张含诗。进而臆测张含的成名乃是杨慎谬奖所致。这样的推断实在荒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