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朝熙 《钓鱼》2004,(21):15-15
张炎冰先生的《“化氏大法”精解》在本刊今年第1期连载到第15期结束。对化绍新大师的”化氏大法”作了精辟的分析和介绍,余得益匪浅。每期《钓鱼》杂志一到,我首先寻找《“化氏大法”精解》来读。对《精解》大部分篇章,我自认为读懂了,并付诸施钓实践。实话实说,有的部分不甚了了,也许是我才疏学浅。我这个人读书看报有个习惯,对读不明白的,是咬定这根筋不放松。笨有笨办法,就是—读再读,再再读。就说第13期上刊载的《精解(十三)》的开头部分,我读了七八遍,还是一片茫然。于是斗胆提笔,向张炎冰先生讨教了。  相似文献   
2.
张炎的词学专论《词源》是其在对历代文学理论家的相关理论的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对宋词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张炎在书中首次明确提出“清空”的词学观念,建构其理论内涵、强调其创作方式、推崇其典型的代表词人、词作。张炎的词学理论,尤其是“清空”观,对后世的文学评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冉 《文教资料》2008,(25):7-9
姜派乃南宋词坛风格宗尚姜夔词风的一个流派,在南宋词坛影响极大,但历来对姜派词人的构成却颇有争议.本文通过探讨历代论家有关姜派词人的评判.确定该代表词人为姜夔、张炎、王沂孙和周密.  相似文献   
4.
雅正说是张炎面对尴尬的宋末词坛所作出的尴尬的理论总结 ,这一理论并不十分契合宋末元初的词界实际。无论是就词坛的走向及生存环境而言 ,还是从词的的文体特色及音律来看 ;无论是就词人的创作及理论研究而言 ,还是从雅正说的影响及作用来看 ,词界已全面呈现出与雅正说不可调和的尴尬局面 ,雅正说已丧失了纲领性的意义及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代表着圣人之道的理学,以诗教为标准,裁约着宋词的审美观念,无论是北宋时期理学家对词的摒弃,还是南宋时期理学家对词学的靠扰,都体现了这一尺度。朱子发明诗骚义理,使“骚雅”的精神成为守词审美的最高标准,因此,在词学史上苏轼取代柳永,美成取代苏轼,最后白取代美成,成为新的典范,实在是理所必然。  相似文献   
6.
自唐代以来,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的妓女大都是正面形象,她们虽不幸沦落风尘,但却能够保持人性美好的一面.然而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妓女也成为社会腐败的一个缩影.本文认为,《九尾龟》虽然将笔墨主要集中在对青楼妓女的刻画之上,写她们如何逢场作戏,如何反目跳槽,一个个被扭曲的灵魂如何在人生特殊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悲喜剧,但它决不仅仅是“嫖界指南“.因为它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近代都市社会心态,具有丰富深刻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7.
姜夔和张炎同为雅词大家,其词风在诸多领域有着相似之处,但从深层次来分析又有许多差异。本文将从知人论世入手,通过人生感悟、咏物审美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对二者词风进行比较。从而"以一斑窥全豹",对南宋词人文化心理和崇雅实践更为苦痛化、复杂化和微妙化的演变过程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以词送终     
佚名 《教师博览》2012,(8):26-26
夏承焘先生自称天风阁主人,他的诗词学习白石道人,而他诗词中所流露出“野云孤飞,极致清空”的风格意境,又和宋末词人张炎很接近。夏先生早年路过七里泷那个地方,作《浪淘沙》:“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短篷摇梦过江城。  相似文献   
9.
宋代词人张炎以其词和词学理论《词源》著称于世,他是一位诗画兼擅的文人,他的词常常借助绘画的技巧,给人以绘画关的享受。本文主要从绘画技法中的布局技巧、色彩美、意境这几个方面来论述他词作的绘画美。  相似文献   
10.
兼为词人和词学家的张炎,其在词的创作和词学理论的创作上都颇有建树。在评价词的标准上,他创立了清空,骚雅,用来品评词作。在词的形式方面,他注重词音律的协和流美,清越雅正。张炎词作音律协洽,句琢字炼,雅丽清畅。在词的内容方面,他提倡词作风格的清丽高远,意趣的淡雅空灵,以及遣词造句的精粹与融化不涩。作为词人的张炎,他在词作创作时,又一直贯彻和实践词学理论,创作了大量绝妙好词。本文根据张炎的词学理论中的"清空"探讨张炎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