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2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尽晖 《收藏》2006,(2):44-45
彩陶之所以成为收藏的重要品类,往往是由于我们把它看作是中国史前绘画极为重要的载体。彩陶纹饰中大量出现的蛙纹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罗琳 《上海集邮》2004,(6):30-30
加拿大的猴年生肖邮票不但选题与设计耐人寻味(参见本刊今年第4期陈永欣文),而且印刷工艺也颇为“奢华”。日本邮票印制技术专家植村峻在今年第5期《邮趣》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本文据此译介给读者。最好手头能有这套邮票,否则较难品出个中嚼头。 首先,只要少许变化观察角度,邮票、小型张邮票与边纸上的3个孙悟空形象就会发出彩虹般的色彩变幻,而且这3个形象都如浮雕般呈立体感。这里采用了两种特殊印刷工艺,意在表现孙悟空从温顺的猴子变身为性格暴躁的齐天大圣这一神话内容。  相似文献   
3.
刘学生 《收藏》2006,(2):54-57
彩陶真伪鉴别经验之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参观博物馆、私人收藏、发掘现场以及考究古玩市场等。当然理论书籍的阅读也至关重要。如:彩陶出土遗址、文化类型、器形特点、纹饰特点、分期断代、制作工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服饰纹样的发展宛如一条星河,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绘出了服饰的华彩,也奏出了文化的乐章。服饰图案纹样的发展,其带有的文化气质深邃久远,其中的情和意更具有典型的中国情结。我国的儒、道、法、墨等诸家,对服饰均有各自独到的见解,而这无疑影响了中国服饰的文化形象和民族风格。并且广泛存在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康海燕 《青海教育》2015,(Z1):110-111
青海省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主要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东起甘肃泾、渭水上游,西至青海黄河河曲的同德、兴海,北抵甘肃河西走廊、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阿坝北部均有分布。一般认为,马家窑文化从时间早晚上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的遗存在青海均有分布,总数达800余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一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吉祥纹样,了解吉祥纹样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并学习吉祥纹样的表现形式,学会用剪纸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吉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阐述彩陶文化的不同类型的装饰纹样特点,从中探索几何化装饰风格的发展趋向和规律,探索几何化装饰风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对于文物的维护与收集保管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文针对大河村的天象纹彩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研究古代文明彩陶的同时对于我国现代社会对于古代文明的态度、古代文明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以及我们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等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传统图形历史渊源和现代标志设计谈起,论述了我国传统图形的表现形式及其寓意的本质,分析了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传统图形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必定会使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10.
青铜器上的浮雕、半浮雕装饰纹样,凤鸟纹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么商朝的人为什么要以鸟纹作为装饰?周朝又何以承袭商人之好呢?专家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种种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假想,但由于难以复原生活,拿不出有力证据,所以看法总难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