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30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99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尽晖 《收藏》2006,(2):44-45
彩陶之所以成为收藏的重要品类,往往是由于我们把它看作是中国史前绘画极为重要的载体。彩陶纹饰中大量出现的蛙纹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刘学生 《收藏》2006,(2):54-57
彩陶真伪鉴别经验之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参观博物馆、私人收藏、发掘现场以及考究古玩市场等。当然理论书籍的阅读也至关重要。如:彩陶出土遗址、文化类型、器形特点、纹饰特点、分期断代、制作工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康海燕 《青海教育》2015,(Z1):110-111
青海省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主要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东起甘肃泾、渭水上游,西至青海黄河河曲的同德、兴海,北抵甘肃河西走廊、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阿坝北部均有分布。一般认为,马家窑文化从时间早晚上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的遗存在青海均有分布,总数达800余处。  相似文献   
4.
阐述彩陶文化的不同类型的装饰纹样特点,从中探索几何化装饰风格的发展趋向和规律,探索几何化装饰风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传统纹饰艺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它的流变发展反映着人类在不同时期内心的希求与期盼,以及对美的不断追求。而这一发展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科学技术、材料工艺的不断演进,以及与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和演变,内涵也在不断提升,并从艺术形式、题材和精神旨趣,以及如何从中汲取设计营养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启示,确保了我们能够从传统纹饰艺术的"神"与"意"中找到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对于文物的维护与收集保管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文针对大河村的天象纹彩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研究古代文明彩陶的同时对于我国现代社会对于古代文明的态度、古代文明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以及我们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等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纹饰符号的产生和发展深受地域文化和消费人群的影响,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性的含义.现代设计中对传统纹饰的使用必须基于充分理解和把握传统纹饰的文化寓意,尊重当地人群的消费习惯,利用现代表现手法对传统纹饰的图样、色彩、线条等构成元素进行重新设计.在满足产品的形式和功能需求的同时,满足当代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西周青铜器的精神内涵和相称比例关系既符合力学要求,又体现了视觉的美感要求,并向着简单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在虚实统一、有无相生中突显了器物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其纹饰以平面表现立体特征,粗细线条表明画面元素的前后虚实关系。雕塑技法使器表平面上表现出浑厚、凝重的立体效果。动物纹饰逐渐简化而富有图案趣味。神秘色彩淡化,纹饰重视抒发性情。西周中晚期金文逐步摆脱商金文的影响,以“篆引”为基础,开始形成自家风貌,走向纯粹线条化。字型固定统一,结构取纵势,修长婉丽,圆融内敛,“线”的自足性得到强烈张扬,笔墨韵味获得独立,线条浑厚华滋,凝重自然。西周青铜器的礼制化、系列化特色突出,富于秩序感和庄严感。  相似文献   
9.
马彦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112-114
在蚌埠双墩春秋墓出土的青铜器和具有特殊的含义的金箔上,出现了大量繁复和突出的蛇的造型和纹样,从实物上证明了把蛇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上古时期淮河中游地区文化的独特现象,反映了古淮夷地区"夷"族氏族文化特征。其形成因素,是环太平洋地区原始宗教及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是淮河中游地区原始生殖崇拜的物化表现,是本地区地理、自然环境造成的自然禁忌崇拜作用的结果。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古淮夷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蛇崇拜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神秘的原始艺术中独具魅力。彩陶的纹饰记录来自远古时代的历史,这些凝固在器壁上的线条向我们彰显这远古时期的强大生命力。从朴稚的"人面鱼纹"到极赋寓意"蛙形纹"这正是对于生命追求的肯定;从"象形纹饰"到"抽象纹饰"这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